因所招感的果报,如人间、天上乃至地狱等是。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譬忍德之深广似水。大集经四十七曰:忍辱如大地,忍水常盈满。...为六相之一。据华严五教章卷四所释,由诸缘而成一缘起之法,是为成相;譬如屋舍,由椽瓦等而成。(参阅“六相”128...【世间道离欲】 p0512 瑜伽二十二卷一页云:云何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谓如有一、于下欲界,观为麁相;于初静虑离...1、阿罗汉的译名,因阿罗汉已经了脱生死,不再生于三界六趣之中。 2、如来的别名,因如来常住在不生不灭的境界...(术语)业即行,非别义。种类杂多,故重二字。往生要集中本曰:诸余业行,不令杂起。...(人名)宋舒州白云山守端禅师为杨岐会之法嗣,五祖演之师也。见续传灯录十三。...【无恼】 p1044 瑜伽十七卷十页云:云何无恼?谓彼如是现追求时,若他自施,或劝余施;施时殷重,非不殷重;精而非...【不苦乐受】 p0325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乐受。...楞伽经与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即 一、相、指森罗万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位于河北景县西北。据县志记载,塔建于北魏,齐、隋曾重修,或传建自隋文帝,然皆无碑志可证。塔高六十三公尺,凡十...(名数)有二种:一、空宗智光论师所立,远受于文殊龙树,近禀于青目清辩。一第一时教,为小乘说心境俱有者,阿含经...(印光大师校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说弥勒下生经...这四句话,揭示的人生哲理精辟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每每咀嚼都会有心得和收获。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作为一个修道人,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知道自己当下,从事相上来说依于佛的教制在做什么...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白衣,你不要评论。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说?一个人也不能说,要...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而不是不断地提起。当然彻底地放下,也是彻底地提起。通常我...
我们出生以后,心中就有一个知见,坚定的想法。什么想法?我们总是希望留恋世间当中,使令自己的寿命越长越好,就是...
本文是万如法师出家前的亲身经历,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的《入佛因缘》一书。万如法师,1956年出生于平阳敖江镇,...
一、建立婚姻的共识 我们讲建立佛化家庭,是希望从你们两个结婚开始,就是一个佛教家庭。如何建立佛教的家庭呢?首...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加福德、智慧,另外可以降魔除灾,这是很重要的。根本好处在于...
有漏果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有漏 | 下篇:有漏断 |
【印度】 西域记云: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笃,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云云)。印度者,唐言月,...
忍水
成相
世间道离欲
不生
业行
白云
无恼
不苦乐受
五法
景州塔
三时教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四句话揭示人生精辟而深刻的哲理

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我们不爱过去未来,只爱现在

持诵观音两度复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门

如何建立佛化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