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动的八种因缘,即:风水轮动时、菩萨处母胎时,菩萨成道时,佛涅槃时,比丘现神通时,诸天来佛所现梵王或帝释形时,饥馑刀兵之灾将起时。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僧物之一种。“四方僧物”之对称。乃现前僧能受用者,即由施主施与现前僧众之衣食等生活物质,或已亡比丘之遗物等。...(经名)一名佛说法印品经,四卷,秦罗什译。依持世菩萨之请问而说大乘之法门。...即在于必定成佛位之菩萨。必定,义同于正定聚、不退转。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二六·四三上):“阿弥陀佛本愿...梵名 Dīpavatī。音译提婆跋提城。为释迦佛前生从锭光佛受来世成道记莂之处。又作阿摩罗跋提城(梵 Amaravatī)、...【所作证】 p0737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五卷十三页云:所作证者:谓一切善,及依定所起无覆无记。是可欣尚,求得...谓唯有教法,而无实际行证之人。与“果头无人”同义。天台宗之判教中,以三藏教的断惑之位、通教之八地以上、别教之...【远离乐有三种】 p1258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一页云:此远离乐、复有三种。一者、劣乐,二者、中乐,三者、胜乐。劣乐...【方便差别有二种】 p0376 集论七卷八页云:云何方便差别?此有二种。谓随信行随法行补特伽罗差别故。...全一卷。道略集,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其内容举譬喻因缘以说明善恶业报之理,凡三十九喻。上述系依高...【薄尘行】 p1403 显扬三卷十三页云:七、薄尘行。谓如有一,于过去生,不久数习贪欲瞋痴;然已修习彼对治法。是因...(传说)五百猕猴,欲捉水中之月,尽没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有一部经《禅秘要法经》,有一位叫禅难提比丘,他问佛说:无量劫以来的罪很多,世尊能不能方便告诉我一个灭罪的方法...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心很难安立在佛号上。他一安立在佛号上,要么昏沉,要么掉举...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以后,接下来要修助行四正勤。 四正勤有四个法门,使令我们不断的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种...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 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智,生死难出。然此般若,非向外别求,...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 这是说明在修忏的时候,有一些错误的心态,会使拜忏失败。 称情爱恋, ...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二亲。故赜禅师云:孝之一字...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
地动八缘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地动七因 | 下篇:地动三因 |
瓦器,指由粘土烧制而成之土器,破之不可修补,故以之比喻声闻之戒;金器,乃由黄金铸造之器物,破之可修补,故以之...
现前僧物
持世经
必定菩萨
灯光城
所作证
有教无人
远离乐有三种
方便差别有二种
杂譬喻经
薄尘行
五百猕猴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禅秘要法经》中的念佛方法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净界法师:对恶法的态度

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