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所应受持的二种戒,即五戒和八戒。五戒是尽形寿之戒,八戒只是一日一夜之戒。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名数)真言行者,渐次证入六无畏与自二地至佛地之十地,合有十六重,以到一切地(第六无畏即初地也),但此一一重...【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 p0246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一、断一切疑故。二、邪行不可...为因分、果分之并称。即因之分齐与果之分齐之意。又可称为“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缘起因分、性海果分”。此说...人能修世间禅定,必得色无色二天之报境。 一、色界天 (一)初禅三天 一、梵众天 梵,净也,以...护摩,梵语 homa,为火祭、焚烧之义,即投供物于火中之祭祀法。密教之护摩法分为内、外二种。外护摩具足本尊、炉、...(一)指佛演说法华经后,示现之十种神变。即:(一)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二)由无数毛孔放无数色光,遍照十方世界。(...闻,听闻而信解之;光,光明;力,威力。闻光力,谓闻信佛之光明有摄取众生的作用。如闻阿弥陀如来之智慧光明,有超...(杂名)自七岁至十三岁之沙弥也。能驱逐乌鸟不使夺食之义。四分律三十四曰:尔时阿难有檀越家死尽,唯有一小儿在,...【作意】 p0685 瑜伽三卷七页云:作意云何?谓心回转。又云:作意作何业?谓引心为业。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亦名: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戒本疏·教兴所由:“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一)北魏僧。生卒年不详。初随从长安鸠摩罗什学诸经论,尤擅长成实论、毗昙、涅槃经等。曾参与罗什之译经。于罗什示...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居士是渴望佛法,我们佛门的人才太少,所以,我是很希望有一批...修行的法门很多,八正道是其总纲,扩展开来就是三十七道品。其中的五根、五力就是信、进、念、定、慧,是出生一切无...问: 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观是在谈恋爱时就同居,与婚姻相同,都是单一性伴侣。谈恋爱有...
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劝人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以期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永不退转...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试逃离痛苦;第三,它忽视追求愉悦的危险。一味追逐感官享受会...问: 不净观是对治什么烦恼?如何修? 惠敏法师答: 不净观是对治淫欲用的,这是一很明显的对治方法。可是我不知道...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能放下万缘。无量劫以来,种种的缘跟我们的牵缠如油入面,哪能...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翱翔取食。国王看到了,命令猎人张网捕鸽群,所有的鸽子不论大...
在家二戒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在缠 | 下篇:地大 |
【佛证净乃至僧证净】 p0656 显扬三卷十八页云:一、佛证净。谓已见谛者,于如来所,善住出世间信;及后所得善...
十六重玄义
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
因分果分
报分
外护摩
十神力
闻光力
驱乌
作意
大圣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僧嵩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信、进、念、定、慧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推荐】净土法门有何殊胜之处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不净观如何修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