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真言行者,渐次证入六无畏与自二地至佛地之十地,合有十六重,以到一切地(第六无畏即初地也),但此一一重各有因根究竟三心,而起证者,依重重之一法门得到一切智地,即十六生之义也。而此十重初后更更收,圣凡互摄,一法门具无尽之法门,故谓之重玄。大日经疏三曰:“渐次证入者,如初无畏时以声字观修漫荼罗行。(中略)第六无畏于平等心中修漫荼罗行,离垢地以去各于自地观心中修漫荼罗行。略以行信分之,已作十六重浅深不同,此一一位自有菩提种子心,有大悲胎藏增长因缘,有慧方便业受用之果,如前所说从一一门各流出种种门等。”演密钞四曰:“以初地菩萨入三世平等故与第六无畏平等无畏无异,故取二地已去乃至佛地,足前六种无畏,故成十六重玄义也。”又曰:“如第一重玄以声字观修曼荼罗行,声字为门即当其因。观行圆明,即当其根。增不已入法界坛,则当究竟。一位既尔,余位皆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小随烦恼心所】 随著根本烦恼生起的烦恼,曰随烦恼心所,分大随、中随、小随三类。小随烦恼心所有十种,曰忿、恨...指天台宗化法四教中第二通教之佛身。盖通教之佛身,乃于一佛之身上,显现胜、劣二种应身,故称合身。据大智度论卷三...(人名)Aśvayuj,罗汉名。本行集经三十二曰:长老阿奢逾持,隋云调马。...(术语)禅定与戒法。又禅宗与律宗。...【二失坏因有二种失坏】 p0043 瑜伽十八卷十八页云:谓略显示依二失坏因,有二种失坏。何等名为二失坏因?谓不...(术语)天然之真理,非人之造作者。止观一曰:法门清妙,为天真独朗,为从蓝而青。同辅行曰:理非造作故曰天真,证...(术语)显者显露,示者晓示。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显示之。无量寿经下曰:今佛慈悲,显示大...又作三乘别教。为刘宋之慧观及南齐之刘所立五时教之一。即谓佛陀成道之后,为三乘之人宣说差别之教门,如宣说阿含...(术语)华严宗就华严经之所说,立行布圆融之二门。...即福建晋江开元寺之东西双塔,为我国闻名于世并富有历史性之建筑物。双塔相距约二百公尺,全用花冈岩石砌成,然结构...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其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参禅人,无长远心。这一句话,粗不尽会。细向自己胸中,深审一刻,一头贡出一个上海来,还没想了,苏州又贡出来,又...
妄想的本质是什么呢?【观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在指导怎么样去落实...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障深重的凡夫怎么办呢?那么千经万论共指,往圣前贤做榜样的告...
昔日,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妻子姿容美艳,但是妇德不佳,是一个纵欲放荡的女子。但因为与婆婆同住,不方便恣意妄为,...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宽容是指人处...问: 医学发达,整形变得很普遍。有人觉得,整形像化妆一样,可以增进自信,差别只是洗不洗得掉。看起来,好像改造...
8月8日上午,身着僧服的光孝寺首座释戒成法师神清气爽、步伐稳健的来到广州血液中心献血咨询台,双手合十向医务人员...
十六重玄义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六心见道 | 下篇:十六大阿罗汉 |
为日据时代台湾佛教文化界知名之士。早岁出家,曾赴日本驹泽大学留学,从学于日本佛教学者忽滑谷快天。返台后,经常...
小随烦恼心所
合身
阿奢逾持
禅戒
二失坏因有二种失坏
天真
显示
有相教
圆融门
开元双塔
六和塔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参禅人,无长远心

妄想跟你过去的生命有关系

修行中种种的不顺障碍,跟我们的福报是有关系的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婆罗门妇害母遭自灭

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
自信是由实力而来,而不是整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