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是;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是。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经名)昙无谶译之金光明经有四卷,故称为四卷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是其新译,有十卷。...【正觉】 p0497 成业论二页云:卽于和合诸聚色中,见面齐平,起于正觉。...说一切有部的简称,小乘宗之名。...(杂语)草率之语也。又漫浪貌。容易语也。寒山诗曰:平侧不解厌,凡言取次出。...(1768~1852)韩国李朝僧。全罗北道湖南茂长县人,俗姓李。号白坡。十六岁时,出家于乡里之禅云庵,六年后依当时华...又作教行证三分。乃根据教、行、证三重而理解之七个法门。系日本天台宗之教法,为与本觉、始觉之口传同时受到重视之...【贯穿差别】 p1027 瑜伽八十卷四页云:云何贯穿差别?谓由四种相。一者、见差别所显故,二者、卽此极远损减差别所...(杂语)涅槃经六谓佛对迦叶菩萨于熙连河及八洹沙之诸佛所说值佛发心之功德。...【解脱心与不解脱心】 p1236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六页云:不解脱者:谓于自性解脱、相续解脱,不解脱心。解脱心...子题:马胜比丘、威仪第一、无相好佛、最后律师 资持记释云:“阿说,亦云阿说嗜(示),此云 马胜 ,从佛受学,方...【计我五种过失】 p0867 杂集论一卷十五页云:问:薄伽梵观何过失故,于蕴界处,以五种相、诽谤计我?答:观彼...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持身清高固然是好事,然而过犹不...问: 我从去年开始接触佛教,但我一直有一个恶习,就是:手淫,今年刚刚皈依,而且受了五戒,可就在第三天晚上,我...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可是目犍连尊者是有大神通的,而且好多经文和咒语都可以保人...没有生命,一切希望,皆是空谈;没有生命,一切理想,皆成幻灭;没有生命,一切财富,皆归他有;没有生命,一切权势...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半月诵此戒本一次,女居士诵时,将文中优婆塞改为优婆夷。) ...
问: 法师,阿弥陀佛把全体的果觉授与薄地凡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果觉,就是指佛的世界,佛的功德...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题,好吗? 僧:好的。 客:什么是佛法? 僧:人之初。(婴儿...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有两个判断方法,第一,你静坐观心,静下来,所有的事情都静下...
见思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见性成佛 | 下篇:见道 |
(杂名)梁释宝志之碑也。在邹平醴泉寺。行书。碑阴有志公像。指月录曰:宝志禅师:金陵东阳民朱氏之妇,上已日闻儿...
四卷经
正觉
一切有部
取次语
宣璇
三重七个法门
贯穿差别
八恒值佛
解脱心与不解脱心
威仪功胜令物生善
计我五种过失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持身不可太皎洁,处世不可太分明
了幻法师:如何预防与戒除手淫的方法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信愿法师《生死之解脱》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把全体果觉授与薄地凡夫」是什么含义
初机学佛决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