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光之一。指阿弥陀佛的光明,无论什么东西都不能障蔽。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经名)佛说懈怠耕者经,一卷,宋惠简译。佛对耕者说懈怠之过。彼闻而悔过,得不退转。...(杂名)梵语曰疑叻贺钵底Dṛha-pati,积财具德者之通称。如须达长者等。法华玄赞十曰:心平性直,语实行敦。齿迈财...【不乐修行利他之行】 p0341 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页云:由三因缘,不乐修行利他之行。一、性是下劣种姓故。二、悲微薄...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不王者论第五。揭示人之形体虽会灭尽,然精神...(术语)约竖而谓为尽未来际。就横而谓为尽虚空界。显物之无际限,佛门之套语也。...(界名)密严国与华藏世界也,密严国密严经说之,华藏世界华严经说之,皆为他受用之报土,初地已上断一分无明之法身...(杂语)依金刚界五智如来之分相门,则金刚萨埵乃阿閦如来,四亲近菩萨之第一,故随而降三世,为东方阿閦如来之教令...意指死后将来之世。为三世之一。全称未来世。又作来生、后生、后世。据金刚经载,世尊于过去世得燃灯佛授记,并谓世...(565~633)梵名 Prabhākaramitra。中印度摩揭陀国人。又作波罗颇蜜多罗、波颇蜜多罗。或略称波颇。意译作明知识...(人名)Uttaramanas,婆罗门名。译曰上志。大梵志之贵族。见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下。...(名数)又曰五种三昧:一、世间三昧,有漏之四禅八定也。二、声闻三昧,四谛之法也。三、缘觉三昧,十二因缘之法也...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妇是多坏,多不听她的话。老和尚只问她说:你如果肚子痛有没有...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此即第一,明六天行淫。论云:如是所...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装,连鞋子和背包也要换成最普通的。我忍不住笑她:人家都是衣...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这是怎么回事儿?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首先我想反问...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行求法的唐代高僧玄奘被誉称为四大翻译家之一,他所译的佛经在中国文化...问: 师父啊!我们每天都要诵经,比如每天在诵《心经》,不一定所有经的意思都懂啊,这样子诵经有没有用呢?是不是一...在《百喻经》中,有一篇《猕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只猕猴,手里抓着一把豆子在路上行走,一不小心将...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他们认为既然是唯心净土...
无碍光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无碍智 | 下篇:无碍光如来 |
(名数)有十种之法,各含藏无尽之法海,故名十无尽藏:一、行藏,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生于如来之家...
懈怠耕者经
长者
不乐修行利他之行
形尽神不灭论
尽虚空界
密严华藏
降三世与阿閦如来
来世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
优多罗摩纳
五位三昧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善良的表达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
诵经是不是一定要明白它的意思
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