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633)梵名 Prabhākaramitra。中印度摩揭陀国人。又作波罗颇蜜多罗、波颇蜜多罗。或略称波颇。意译作明知识、明友、光智。刹帝利种,十岁出家,习大乘经。受具足戒后习学律藏,修习定业,后南游那烂陀寺,于戒贤论师处听闻十七地论,更诵读小乘诸论。戒行精勤,才识明敏,为同侣所推重。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顶戴梵经入长安,住大兴善寺。三年三月,与慧乘、慧赜、法琳、玄谟等硕德十九人从事译经。共计译有宝星陀罗尼经十卷、般若灯论十五卷、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贞观七年示寂于胜光寺,世寿六十九。[续高僧传卷三、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八] p344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御松明。系日本东大寺罥索院(二月堂)所举行之“修二月会”。在为期十四天法会中之第十二日后半...(修法)Āveśa,又作阿尾奢。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于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遍行义】 p1123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谓初地中所证法界、名遍行义。由通达此,证得自他平等法性。 二解 世亲释...(术语)释尊一代中所说有半字教、满字教也。半满教者,犹言大小乘。...四邪命食之一。下口,巴利语 adhomukha,本指脸部低下之意,故“下口食”引申为出家人不托乞食而自耕作营生。大智...云何瞋恚盖?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已瞋恚。当瞋恚。现瞋恚。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愤恚。于诸...(名数)修护摩时,从其种类而异其炉形。四种者摄六种护摩中延命钩召二法于增益法中:一息灾者圆。圆形者,水轮之形...(人名)梵名时婆Jiva,又曰时缚迦Jivaka,译言活命。有二人:一为大医,能活人命者。一由佛受必活命之记别者。俱舍...悉昙字 (?ca)。四十二字门之一。离变迁、不动之义。又作嗟、左、者、酌、伊陀、是侈、室者、室左。大智度论卷四十...【缘五事境修几念住】 p1305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缘相为境,修几念住?答:四。问:缘名为境,修几念住?答...(术语)宿世之生命也。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讲阿罗汉能受天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有很多的弟子啊,特点各不一样,其中有很多很多...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表现出,我们心里虔诚的恭敬佛陀来?这个就是根据经文,根据文...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修学不迷、不取、不动这六个字。而不迷是修行的...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
佛子们,尽量劝别人不要钓鱼。曾几何时,钓鱼,一直被当成修心养性有益健康的活动。从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到孤舟蓑笠...
种种的方法,个人的用心不同,经常用这个心,你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心,没有觉悟的心,大慈大悲的心是生不起来...「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
问: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答: 如果你的工作生活很忙碌,你首先问自己,我怎样做才能确...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
【佛光大辞典】
上篇:波罗蜜 | 下篇:法 |
(?~1153)宋代四川遂宁人。字济川。曾任给事、知事等官。壮年时,参学于佛眼清远座下,并嗣其法。复参谒大慧宗杲...
御水取
阿尾舍
遍行义
一代半满教
下口食
瞋恚盖
四种炉形
活命童子
遮
缘五事境修几念住
宿命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受天人供养第一的牛嘶尊者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钓鱼,残忍的雅致

有一念的大悲心,就可感得无边的果报
四圣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