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的德名。因乃出世之服,离有为世染之相,故曰“无相”,为生无漏福德之道衣,故曰“福田”。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日本真言律宗寺。位于京都府相乐郡。本寺系行基菩萨奉圣武天皇之敕愿所创建者。永承二年(1047)义明再度修建。全寺...(杂语)毗钵舍那Vipaśyanā之略,译曰观。观想真理也。性灵集二曰:持三秘密达毗钵。...(一)指三论宗所开之四重真、俗二谛。第一重二谛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第二重二谛以有、空为俗谛,以非有...即第八阿赖耶识所具之三种相。唯识宗以阿赖耶识之自体本具诸法之因与果,为显其体、义之差别,而立三相。即自相(初...【戒律仪】 p0691 瑜伽二十一卷六页云:云何戒律仪?谓彼如是正出家已;安住具戒:坚牢防护别解律仪;轨则、所...禅家于寒月时,坐于僧堂之炉边取暖,称为向火。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六大众章日用规范条载,向火时,应先坐于炉圈上,然...【虚空容受三业】 p1169 佛地经论三卷十九页云:又如虚空含容一切身语意业者:如太虚空、虽无作意;而能容受有情三...【六现观伏断分别】 p0310 瑜伽七十一卷五页云:问:此诸现观、几是诸缠制伏对治?几是随眠永害对治?答:三、是诸...谓将香置于臂上燃烧,以供养佛、菩萨,表示赤诚之意。古时有燃臂香求神明者,乃源自佛教燃臂香供佛之举。[闻见近录...复次如说预流补特伽罗,此有二种,一渐出离,二顿出离。渐出离者,如前广说。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随逐苦中有九苦】 p1371 瑜伽四十四卷十三页云:随逐苦中,复有九苦。依世八法,有八种苦。一、坏法坏时苦。二、...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知足感恩当中来修。 不管出家在家,有时候我们为别人去付出...
再接下来一段儿是《临终劝诫》,《临终劝诫》就是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去劝告家人,怎么去劝告病人?这一个也是答复的...在人的一生中,屈指算来,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并不多,大多只是萍水相逢,我们很难去解释在人生中人的遇合现象,为...【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则彼等后来或有怨言。然虽云无怨言,一旦情爱稍歇,则离婚别配...
一 缘起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请,讲普贤行愿品;因时迫不及详谈,仅将普贤十大愿王,别为解释。 二 总标 所谓十...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不善用心者,固多由乐得苦,由福得祸。 宇青既知...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从净土的角度看,净土宗是不是也应该要发愿呢?看第二段。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优波离、目犍连、阿难、罗睺罗等等,他每一个都第一嘛,为什么每个都第一呢?优波离持戒第一,...
无相福田衣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无相心地戒 | 下篇:无缘大慈 |
为行脚时装纳三衣之袋子。即僧尼行乞或行脚时,垂挂于颈前,装置随身物品之袋囊。又称三衣袋、衣袋、衣囊、盛衣袋、...
净琉璃寺
毗钵
四重二谛
赖耶三相
戒律仪
向火
虚空容受三业
六现观伏断分别
臂香
预流果补特伽罗
随逐苦中有九苦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临终时所有贪恋通通现前,这样如何生西方
缘份的秘密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谛闲法师《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