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具大慈心,虽与众生无缘,但是也发大慈心而救渡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行事)巡僧堂也,此有数种:一住持之巡堂(入院,旦望之茶,坐禅),二大众之巡堂(三八念诵),三首座之巡堂(坐...【不思量语】 p0327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又于邪说法时,不正思审而宣说故;名不思量语。...【瞋增上补特伽罗】 p1322 瑜伽二十六卷二页云:云何瞋增上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瞋烦恼、已修、已...(名数)一全身舍利,如多宝佛之舍利是也。二碎身舍利,如释迦佛之舍利是也。【又】一生身舍利,依戒定慧所薰修,如...(天名)又曰器酒天。胎藏界外金刚部众之一天。手把酒器。见胎曼大钞六。...(1335~1421)明代曹洞宗僧。嵩阳(河南登封)人,俗姓任。字凝然,世称凝然了改禅师。自幼即系念于空宗,乃于少林...(术语)佛之真身也,谓真身无边而周遍于法界也。华严经世界成就品曰:愿我当见遍法界身。...【三藏及二藏】 p0198 世亲释一卷三页云: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毘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见】 思虑推求审详而决择事理,谓之见。通于正邪。《俱舍论》卷二曰:‘审虑为先决择名见。’《大乘义章》卷五曰...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1634~?)明末曹洞宗僧。准郡人,俗姓袁。世称古岩兴莞禅师。师初生时,闭口拒不食乳,母焚香拜祷许以素食,方食...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问: 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问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细节。我们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到业...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邻国自知不敌良马而退散。 国王便想:当初饲养良马,是为了退...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利他。这也要从真实心里面出来,不是作秀的,而且做这些善是为...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这个地方是...问: 职业与信仰的冲突如何处理?如何学佛? 宏海法师答: 说起特殊职业,我以前去沃尔玛超市的时候,那有个卖鳖的...
佛陀说:「当知瞋心,甚于猛火。」人时常因为瞋怒而乱了行为,一发脾气就六亲不认,损人又害己。如果希望自己不论遇...
地藏经的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愿。谁的神通?佛的神通,也是地藏菩萨的神通。 佛对文殊师利...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问这些人数是当时已往生的人数或包括现在及未来往生的人数?...
无缘大慈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无相福田衣 | 下篇:无缘慈悲 |
(名数)使比丘持三衣。使比丘尼持五衣。五衣者于三衣外加祇支与覆肩,行事钞资持记中二之二曰:五衣者,附明尼制,...
巡堂
不思量语
瞋增上补特伽罗
二种舍利
器手天
了改
遍法界身
三藏及二藏
见
常住
兴莞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职业与信仰有冲突该如何处理

罗睺罗的眼泪

地藏菩萨的第一大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