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百论之著作者,提婆为论伏外道论师所用一种之循环论法也。西域记五曰:初提婆菩萨,自南印度,至此伽蓝。城...【六现观四句等分别】 p0311 瑜伽七十一卷八页云:问:诸思现观、亦信现观耶?设信现观;亦思现观耶?答:应作四句...【随烦恼六识分别】 p1371 俱舍论二十一卷六页云:已辩随眠及随烦恼;于中有几唯在意地?有几通依六识地起?颂曰:...(物名)护摩所用之薪也,用有乳汁之木,故云乳木,欲火势之强故也。下置干柴,上置乳木,其寸法格好,依法而有差异...(天名)Rudra,又作涝达罗,噜捺罗。译曰暴恶,黑天。自在天之别名也。俱舍光记七曰:恒以苦具逼害有情,名恒逼害...七转又作七声、七例或苏漫多声(subanta), 乃梵语文法上表示名词等语尾之变化者。九例又作二九韵、丁彦哆声(tiv...(人名)Dharmapraja,优婆塞名,译曰法智。见续高僧传二。...【三恶行与十不善业道相摄】 p0224 发智论十一卷一页云:三恶行,十不善业道,为三摄十,十摄三耶?答:三摄十;非...【证得世俗谛】 四种世俗谛之一,又名方便安立谛,这是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断、证。修的四谛法门,这是修行者的证...通教十地之一,即离欲界之地位,相等于藏教的不还果。...学习佛之大慈悲心,共施救济,以助其化。为真实僧宝所应具有之德。其救济之方法与程度不一,就净土门之究竟而言,其...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就是说,顿等就是顿、渐、秘密、不定,它使用的用途是没有离开藏通别圆四教的。化...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
【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我们前面讲的十二因缘法,无论是过去世的、未来世的,总的...
佛教的是非观 天底下,我们最不能正确面对的就是是与非这个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被你对我错、他好你坏等这样的是...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紫柏,吴地太湖人。大师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其父沈连居士担忧他...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的自寻烦...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曾经也是。但是三年前,外婆现身说法,告诉我...
六道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六度万行 | 下篇:六道四生 |
(杂语)涅槃会因五十二众捧五十二种之供物。...
我天尔狗
六现观四句等分别
随烦恼六识分别
乳木
鲁达罗
七转九例
达磨般若
三恶行与十不善业道相摄
证得世俗谛
离欲地
学佛大悲心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能听闻到地藏菩萨的这个因缘有多难

要想离开畏惧所求皆满,应该这样去做

天底下最难的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圣严法师《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烦恼都是自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