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习种性,即以前由习惯而养成的品性、性格。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又作粗人、粗人。即指小乘行者;反之,大乘行者称为细人。大智度论卷三十九(大二五·三四五下):“声闻法中,十不...【我有小想】 p0647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四页云:我有小想者:谓执少色为我,或执少无色为我。若执少色为我;彼执...“缘起因分”之对称。略称果分。于华严宗之别教一乘说中,论及因分(缘起因分)、果分(性海果分),此说见于华严三...生法二身 一、生身 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 二、法身 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 真应二身 即生...受戒时,以强盛三业,制造一种色体,此体亦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名为色,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因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杂名)犹言三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经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三百矛。梵网经下曰: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无漏】 为‘有漏’的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为烦恼的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动物)梵语杂名曰:摩迦罗。Markaṭa,经中以譬凡夫之妄心。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猿猴,游五欲树,暂不住故。涅槃经...(杂语)画肖像谓之写照。照者镜也。见镜之所照,模仿而写其面像也。...(经名)一卷,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第三十之异译也。...(杂语)修行悟道之后,为济度众生能投尘中,不顾自己之污秽也。如言和光同尘,拖泥带水。碧岩录四十三则之颂评曰:...佛说弥勒下生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出家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常常有病人会问我:医师你几岁啊?我说:三十二岁。结婚了没有啊?给你作媒。我就会请问她...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年迈得子。对于这位独生子,婆罗门甚是爱怜,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心希望聪慧的儿子继承家业,...
【原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沈以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觉,...
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初学佛的时候总是有所求的,或是希望家庭祥和、事业顺利,或是希望身体健康、诸事顺利,或是希望...
一日,阿难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自己曾见过文殊师利显现神通变化。阿难尊者说道:昔日,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的给孤...
师父总有师兄背后偷偷说我。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恩。 这样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有人会满不在乎,...一、广行布施 《大成佛经》中讲到,弥勒菩萨在人间成佛之后,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为大众说法时,特别讲说了往生弥勒...
习性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习气 | 下篇:凡夫 |
(杂语)译曰杂色。见大日经疏九。又星名。宝星陀罗尼经四曰:质多罗(唐言角宿)星生者,男女阴上当有厌子,为性纯...
粗人
我有小想
性海果分
二身
无表色
三百矛
无漏
猕猴
写照
须摩提经
灰头土面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推荐】娑婆世界有多苦,肿瘤医生亲历患病众生相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范
婆罗门寻子记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白话译

观想的供养能否得到真实的福报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