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胸前有一字,此字乃是吉祥的标帜。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诸法之实相,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谓之寂灭。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又曰:诸法从本...(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以菩萨大悲治众生罪业之大行也。病者喻众生之罪业。大乘义章十二曰:言病行者,从所治...禅宗公案名。唐代禅师密师(神山僧密)与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对话间,显示临机应变、不拘泥于贵贱高下之灵活机法。...(名数)小儿在母胎中之八时期也:一、羯罗蓝Kalala,二、额部昙Arbuda,三、闭尸Peśī,四、健南Ghana,五、钵罗...有总别二名。(一)就其总名而言,又作重三三昧、三重等持。三昧、等持,均为定之异名。重空三昧为“空、无相、无愿”...亦名:与女人说法过限戒犯缘 子题:有智、无智、五语、六语、有智男子、无智男子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六缘成犯:...梵语 saptavijāna-sthitayah。有情依果报受生三界,其识所爱乐、止住之处有七,又作七识处、七识止处、七神识止处...何等善法真如?谓无我性,亦名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指真如所入之识。又作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为非常、非无常之心念,故又称俱非念、寂灭寂静念。系密教依释摩诃衍论...梵语 tri-parivarta-dvāda?ākāra-dharma-cakra-pravartana。又作当三转四轮十二行法轮、四谛法轮三会十二转说、...指念佛之数。“一百八”原为烦恼之数,欲对治此烦恼,故念珠常贯一百零八颗,为一百八遍之念佛。百八晓钟亦同此义。...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城中,他放眼望去尽是漂亮的楼房和热闹的市集,心想:我的国家...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妄想,但是有些妄想是不障碍你往生的,叫作表层妄想。表层妄想...我的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团体去做义工,也经常参加一些佛学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她说她很...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 有些人说话的方式只是一种习惯,并没...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 今天世界上凶杀、仇杀、绑架、勒索、诈骗、夫妻反目、家庭破碎的事件层出不穷,...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现在的业力,调伏我们的妄想,必须先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这位长者子很会讲述航海及开船的方法,如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漩...
万字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乞食 | 下篇:万法一如 |
【舌根】 舌根是舌识发生的地方,是能尝之义,为不可见有对之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舌处,十八界中之舌...
诸法寂灭相
病行
密师白兔
八位胎藏
重空三昧
独与女人说法戒犯缘
七识住
善法真如
一一心识
三转十二行相
一百八遍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三千亿无形财产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莫把「小资情调」当佛法
圣严法师:造口业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幸福的能源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