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说大海有八种的不思议,以之比喻涅槃,即:渐渐转深、深难得底、同一咸味、潮不过时、种种宝藏、大身众生居住、不宿死尸、万流大雨入海亦无增减。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从何而得断】 p1030 集论五卷三页云:从此而得断者:从何而得断耶?不从过去。已灭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妙】 p070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三名妙行相?谓于永断无罪清净安乐性中,正观行相。 二...(界名)阎魔王之世界也。预弥为阎魔或夜摩之讹转。十王经曰:阎摩王国名无佛世界,亦名预弥国,亦名阎魔罗国。梵Y...禅宗公案名。系宋代长水子璇禅师就“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一语,请问琅玡慧觉禅师(汾阳善昭禅师之法嗣),...梵语 avipāka。无异熟果之意。为“有异熟”之对称。指无记法、无漏法等不招感当来异熟果报者。相对于此,能招感当...【慧光】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慧光者:谓卽加行闻思成慧。...梵语 bandhana,巴利语同。拘束之意。又作结缚。指众生之身心为烦恼、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长时流转于...(一)位于山西阳高县城内西隅。现存大雄宝殿系明代所建,梁架规整,斗栱细密。殿内有泥塑三世佛、弟子、胁侍菩萨及十...(修法)转读法华经之法。为祈息灾而修之。...法身(梵 dharma-kāya),意为法之身,即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密教将大日如来之...(菩萨)昔有一人,入山采薪。遇雪饥寒,罴将收养,余命得存。天晴路通,其人下山,遇见猎师,示彼罴之处,共来加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前讲的念佛往生,径中径又径有相似的地方,但角度不一样,一...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了这样的语言,慢慢就会付诸于行动,行为做多了...
「无常」的道理大家虽然常听,但却很难体会这两个字更深层的道理;就算能体会,也很容易忘记。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挈领之道。不可不急讲也。纲领者。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不...
我们今天大概从早上五点多钟有几位菩萨就在那里练习。我请他们练习只有练一个阿字就好了。昨天我们在打佛一,没有很...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心出家,羡慕于道来修行的。但虽然有向道的心,对自己是放逸的...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乐我天真,富贵贫贱夷狄患难,视若幻化,素位而行,自适其适...
大海八不思议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大海十相 | 下篇:大小二乘 |
(术语)谓成住坏空之四期为一周。为八十增减之时量。旧译称之为四中劫。新译称之为八十中劫。...
从何而得断
妙
预弥国
清净本然
无异熟
慧光
系缚
云林寺
法华法
四种法身
罴菩萨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看花开花谢--善用身体过秒关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佛法贵精不贵多

念佛是享受,念的时候就是极乐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