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梵 dharma-kāya),意为法之身,即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密教将大日如来之法身分为自性法身、受用法身、变化法身、等流法身等四种。略称四种身、四身。(一)自性法身,谓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法身三世常恒,为从身流出之菩萨众说三密之法;因其自体法然,且系无为之作业,故称自性法身。此法身又有理、智之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称为理法身;一切之法,互相周遍,冥理同理,称为智法身。(二)受用法身,分为自、他二种。(1)自受用法身,理智相应,自受法乐;即与上之智法身同体。或谓法然本觉之智,称智法身;法然始觉之智,称自受用法身。(2)他受用法身,为十地菩萨所现之法身。乃以加持之受用身应现十地,传说法身之内证;虽有十重之别,然皆为法性所流,而令他受用,故称他受用身。(三)变化法身,为初地以前之菩萨、二乘、凡夫所现之丈六应身。此应身为八相成道,转变无穷;且缘谢即灭,机兴则生,亦是法尔之作,故称变化法身。而内说秘密,外宣显教之一代百亿教主,即为此等法身。(四)等流法身,为九界随类之身,非为佛身,或有佛形,然为无而忽有、暂现速隐之佛,故摄于等流身,平等流出,九界等同。[显密二教论卷下、即身成佛义(日僧空海)](参阅“法身”3353) p18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五蕴次第】 p0265 瑜伽五十四卷五页云:复次云何诸蕴次第?谓说差别。此复五种应知。一、生起所作。二、对治所作...指促使众生发菩提心之四种力,即自力、他力、因力与方便力。(一)菩萨及一切世间之人,不假他人之教诫,自能以精进勇...(术语)供阏伽于佛也。...(术语)即本原自心也。六祖坛经曰: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其心似何物...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 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染着过失】 p0877 瑜伽七十九卷十页云:由二因缘,应知染着过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杂处故。 二解...(术语)显教之经典也。除真言宗外,谓自余一切大小乘诸宗所依之经典。二教论上曰:显教契经,部有百亿。...【触有二种业】 p1451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所受用境界流转。二、与受作缘。令有情于...即八种布施。八者即:(一)随至施,随近自己者而施与之。(二)怖畏施,畏惧灾厄,欲其静息而行惠施。又见此财坏相现前...(地名)印度之别称。竺乾为天竺西干之义。或言乾竺,犹言天竺,后人误升竺字于上云。祖庭事苑二曰:竺干即天竺国,...【戒波罗蜜】 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有这样一个师父,他刚出生时,人们就叫他大和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大的智慧。 有一次,他有事必须赶往一个遥远的地方,在当时的...
我们想要超越三界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练。将施妙药,先候病源,吃药之前,要先知道这个病是从哪里生...念佛的人,切忌散念,因为散念不能摄心,念成习惯,就难以收拾了。所以初学念佛,一定要计数。计数念佛,可能对大家...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生恼害;二、我慢,于诸僧宝,而生轻忽;三、懈怠,于诸妙法,...我常用一句话来勉励志愿者,也勉励自己:「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不勉强、不挑剔、不可能失望!」在任何时间、任...
跑香也是用功,催得你飞起跑,可以调伏你的身心,但要看情况,时间不能太长,催香时间长了会伤气,行香就可以慢慢行...王辅益是个非常发心的信士,除了工作以外,只要有空就往东禅寺里跑,常常帮园头师种菜浇水,要不就帮典座师劈柴煮饭...
四种法身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种法 | 下篇:四种法味乐 |
(术语)与记别同。梁简文帝文曰:已于恒河佛所,经受记莂。...
五蕴次第
四力
华水供
本心
二无明熏
染着过失
显经
触有二种业
八种施
竺干
戒波罗蜜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预言竟成真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初学念佛不可散念,必须计数

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提心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