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佛、众生三者没有差别的意思。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凡圣一如,本无差别,其差别只在迷悟两字而已,迷失了自性就是众生,体悟到自性就是佛。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名数)人在母胎发育之间分为五位。...全一卷。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394~468)译。又作阿难陀呵离陀经、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全一卷。译者不详。约为刘宋时(420~479)所译。又称如来智印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记载佛为舍利弗等大声闻...戒分四科: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也。 一、戒法 如来所制之法,是为戒法。 二、戒体 由于受授之作法,...圣人是无为的人,无为的人所受的生死,叫做无为生死。...【缘身受心法作意】 p1304 瑜伽十一卷十五页云:缘身受心法作意者:谓修念住者,如理思惟身等作意。...【住定相】 p0660 瑜伽十一卷二十三页云:云何住定相?谓卽于彼诸相,善巧而取。由善取故;随其所欲,于定安住...出离有六种,谓世间出离、声闻出离、独觉出离、大乘出离、不毕竟出离、毕竟出离。...【受蕴】 此为五蕴中的第二位。《大乘五蕴论》曰:‘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乐为灭时有和合欲,...【七种最胜】 p0056 成唯识论九卷十四页云:七最胜者: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姓。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术语)百八三昧之一。金刚三昧之异名。智度论四十七曰:有人言:金刚三昧。是坚不坏故。...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问: 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法师答: 执持名号的时候,就不要带观想了。念兹在兹,自念自...一般人只知道无常是损坏、消失、死亡等消极面的现象,这绝对是错误的观念。 正确的无常思想,可以产生努力、改进、...
问: 请问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无量无边,按大乘说法,乘愿再来的菩萨应该也有无量无边。也就是说就在我们的身边...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 没有人会理会你的委屈,没有人会理会你的无奈。当一切既定成为现实的时候,要学会接受,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 ...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7月23日,徐州却开了一家提供免费午餐的餐厅,并且绝对不收一分钱,真的有这样的...问: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请讲解一下。 方海权答: 越是穷贫的人,往往大多是生活能力较差,身体也不...
佛有二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无相,体遍虚空法界,与一切诸法不一不异。色身有相,诸佛福业所感,相好殊胜,...
三无差别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无性 | 下篇:三无漏学 |
谓有一类。若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往还朋友。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勿坏...
胎内五位
出无量门持经
诸佛慧法身经
四科
无为生死
缘身受心法作意
住定相
出离
受蕴
七种最胜
坚固三昧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圣严法师《否极泰来》

往生后乘愿再来的菩萨会不会迷失呢

净土简易早课
学会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免费吃素悄然流行 徐州首家免费餐厅开张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