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随阇那崛多译。佛在灵山,商主天子,请文殊说法,文殊为说一百十九智。...(?~1165)宋代僧。秀州(浙江嘉兴)人,俗姓陆。初名近礼。身长八尺,腹大数围,人称大禅。依大慧杲参究,性率真...(杂语)摩诃迦罗之译,有大时与大黑二者。而大时之解,能尽神力之程。是为本义。大黑宜为傍义。大日经疏有阎魔之后...由有作业,即须受报,所以妄惑为因,作业为缘,受报为果。报者酬报,受者承受,谓承受苦乐身世迟速之酬报也。果者结...梵名 ?rī-mahā-devī。音译作室利摩诃提毗。为施福德之女神。又称摩诃室利、室唎天女、吉祥天女、吉祥功德天、宝...【四静虑支总有十八】 p0464 大毗婆沙论八十卷三页云:四静虑支,总有十八。谓初静虑,有五支。一、寻,二、伺,三...(术语)心为体,智为用,体用并举而曰心智。仁经王经中曰:心智寂灭,无缘照。...据楞严经卷五载,佛陀尝以一宝花巾比喻涅槃,花巾绾六结,而以六结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根聚集而现...(术语)沙弥以持十戒为法,故断淫,绝生计,全为出家之分,然有但剃发而家有妻子者,是曰入道或在家沙弥。虽然,入...【无覆无记得】 p1072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论曰。无覆无记,得唯俱起,无前后生。势力劣故。法若过去;得亦过去,...【十行】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十一至第二十位,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经过修行,还是会使一些邪念产生,当淫念骤然升起时,我们如何对治呢?我想...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法永不生起。 2.嗔恚盖: 指嗔恚能令人于违情的境上生起怨恨,...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上就是一个瞬间。有时候我也会感叹:地球能不能慢一点转,多给...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全盘的否定,证入偏空;又说修空观是破坏因缘法,是断灭见。...
今天是第一个七的第一天,我们注意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我们为什么要打七?为什么要开悟?为什么要用功夫?我们的...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生既然无疑,那就是对这个业的理解。其实有很多没有什么意义的...五方佛代表五种智慧,五方佛各住一方,依愿修行,最终都修成了菩提正果,并称五智如来。佛认为:修行人仅仅依靠念诵...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阿弥陀佛不能改变你的思想。如果你一意孤行,佛陀是...
出离
【阿毗达磨辞典】
出离有六种,谓世间出离、声闻出离、独觉出离、大乘出离、不毕竟出离、毕竟出离。
上篇:成就十五法邬波索迦 | 下篇:词 |
(术语)楞严经三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法,明周遍法界之义,周遍法界者大之义也,此七法,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故种...
商主天子所问经
了明
大黑与黑色
受报为果
吉祥天
四静虑支总有十八
心智
六解一亡
在家沙弥
无覆无记得
十行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
五盖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修行要发三种心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五方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