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传说)若禽兽鱼虫过千百等劫,受报满后,判发西大洲为男为女者,即交醧忘台下。共台居十殿冥王殿前六桥之外。甚高...(术语)治罚比丘七种法之一,于僧众面前宣告呵责夺三十五事之权利也。见行事钞僧纲编。...【死生唯在散有心位】 p0620 俱舍论十卷十七页云:又死生时,唯散非定。要有心位。必非无心。非在定心,有死生...何等引摄善?谓施性福业事及戒性福业事故,引摄生天乐异熟,引摄生富贵家,引摄随顺清净法。...Zhong a 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适中,故名。东晋僧伽提婆与僧伽罗叉...梵语 adhigama,巴利语同。修习正法,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称为证;即以智慧契合于真理。依其所悟,能证得智慧之结...(杂语)或曰三百会,禅家诸师言佛于一代中说会多之套语也。非有经论之典据。碧岩十四则评唱曰: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住...无量寿经说,往生弥陀净土的人,其道业之深浅有上中下三辈: 一、上辈,即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过去言依事】 p1222 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过去言依事云何?谓过去所摄行。...【安陀会】 或安怛罗婆沙,此云中宿衣,谓近身住也。南山云:五条名下衣,从用云院内行道杂作衣。若受,应加法...(术语)七种生死之一。众生发心修行而反出生死至于涅槃也。...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六岁了,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问:想请教一个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问题,那就要如何认清自己? 答:在我指导修行时,「认清自己」的层次分为 自...沩山禅师睡觉醒来,仰山来问安,禅师便翻身面向墙壁。仰山说:和尚为何这样做?沩山起身,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你...在某个小山村有位年轻人,有百发百中的狩猎功夫。但是,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与关怀?所以每天只知拿着枪打猎物,山...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的功德,如果要广为...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这个比喻得很好!鸟,表示我们的心,出笼就是解脱了,不为物累,不会被假相所束缚,这个...《起世因本经》中说,地球上的人是从光音天下来的。光音天是初禅天。光音天的人就是在空劫(成、住、坏、空)快到成...
有一个大国都城叫提婆底,国王名叫尸毗。他的国家土地肥沃,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统领着八万四千小国,拥有后...
瓦钵
【释氏要览】
佛住孙婆白土村。尔时。系婆天神白佛。过去佛皆受用此处瓦钵。佛乃听比丘受瓦钵。
上篇:铁钵 | 下篇:袜 |
梵语 mudrā。又作目陀罗、母捺罗、莫捺罗。译为印相、契印、密印。略称印。即密教曼荼罗海会诸尊各标示其内证三昧...
醧忘台
呵责
死生唯在散有心位
引摄善
中阿含经(Madh yamagama-sutra)
证
三百六十会
三辈
过去言依事
安陀会
反出生死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真正的男子气概
圣严法师《如何认清自己》
解梦
猴子的亲情感动猎人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大安法师:人从哪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