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舍身者。律犯波罗夷罪。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谓广大无际涯之虚空界。于时间而言,尽未来际;于空间而言,尽虚空界。佛教以“尽虚空界”一语示无际涯之相,此语或...(饮食)Pacakhādanīya,又曰半者佉阇尼,半者佉但尼。译言五嚼食,五不正食。可啮嚼而食之五物也。寄归传一曰:...亦名:淫戒释名 子题:不净行戒、非梵行、淫戒、戒淫、淫行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引相传解)(一、释不净行...(术语)果上之功德。涅槃有常乐我净之四德,谓为果德。...能说佛法之五种人。(一)指:(一)佛,(二)佛弟子,(三)仙人,(四)诸天,(五)化人。出于大智度论卷二。然善导之观经玄...【心果法】 p0349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果法云何?谓一切有为法及择灭。...(782~865)唐代禅僧。剑南(四川)人,俗姓周。法名宣鉴。年少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于大小乘诸经贯通旨趣,因常...(814~891)日本天台宗僧。为日本延历寺第五代座主,又为寺门派开祖。赞岐(香川县)人,俗姓和气。系空海之侄孙,...(杂语)Janmamaraṇa,译曰生死。玄应音义二十二曰:缮摩此云生,末刺諵此云死。...于佛教,对宇宙及人生之探求,以其不变、平等、绝对、真实之本体及道理为中心课题立宗者,称为性宗,又作法性宗。反...【宿住智证通】 p1022 集异名论十五卷五页云:云何宿住智证通?答:能引忆念过去无量诸宿住事,谓或一生,乃至广说...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沉静,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她却能夜以继日安静地呆在单调的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纵使成为世...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观察布施。若施彼已,则是我有,通常我们会说:我有钱,我有什...
信佛前后都听过、看过别人讲菩萨灵感的事迹,然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基本上都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认为要么是巧合,...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进,一路上庄严的队伍,吸引了大批群众前往顶礼供养。乞食毕,...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障深重的凡夫怎么办呢?那么千经万论共指,往圣前贤做榜样的告...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着形一样,丝毫不会有差错的。可是世人不信,说是虚妄的说教。...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十念南谟阿弥陀佛,则变地狱形相为莲华,亦生净土。此佛慈悲...问: 净土三资粮讲的是信、愿、行,莲池大师特别提到厌,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对净宗学人的修行也是一种障碍,你...
舍身
【释氏要览】
十住断结经云。佛言。过去无数劫。有一大国。名裴扇阇。有一女人名提谓。夫丧守寡。家富无子。有婆罗门谓曰。今身之厄。由汝前世罪故。若不修福灭罪。后堕地狱。悔无所及。提谓问作何福得罪灭耶。婆罗门曰。莫非积薪自烧身。提谓依教积薪次。有一道人。名钵底婆(汉言辩才)问曰。办具薪火。而欲何为女人答曰。欲自烧身灭罪。辩才告曰。先身罪业。随逐精神。不与身合。徒自烧身。安能灭罪。何于苦恼求善报耶。于理不通。譬如牛厌车。欲使车坏。前车若坏。续得后车。假使烧坏百千万身。罪业因缘。相续不灭
上篇:师资相摄 | 下篇:剃发 |
子题:利根比丘口口作念着著作念入入作念、钝根比丘总作一念 行事钞·对施兴治篇:“明立观有教者。(一、智论)智...
尽虚空界
半者珂但尼
大淫戒释名
果德
五种说人
心果法
德山宣鉴
圆珍
缮摩末剌諵
性宗
宿住智证通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不为外界所干扰的沉静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亲身经历的观音菩萨灵感事迹八则
文殊菩萨度众的智慧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