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夜叉,梵语 yaksa。乃八部众之第三类。与罗刹同为毗沙门天王之眷属。又作八大药叉、夜叉八大将、八大天王、毗沙门八...梵语 parisrāvana,巴利语 parissāvana。音译为钵里萨罗伐拏。指用以滤水去虫之布袋。为比丘六物之一,十八物之一...全一卷。译者佚名。约译于东汉末年。又作安宅咒、安宅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居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梵名 Siddhi-vidyadhara。即依咒术得外法成就之仙人。悉地,意译为成就。于密教中,列于胎藏曼荼罗外部之“成就持明...【须菩提】 净名疏云:此云善吉,亦云善业,亦云空生。其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惊异,请问相师。相师占云:此...涅槃经说大海有八种的不思议,以之比喻涅槃,即:渐渐转深、深难得底、同一咸味、潮不过时、种种宝藏、大身众生居住...(譬喻)维摩经十喻之一。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密教行者修一尊法时,以各部办事明王之印明加持供物,除袪污浊为清净妙供,以防药叉、罗刹、毗那夜迦等之盗食触秽。...【后夜】 p0879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言后夜者,谓夜四分中,过后一分,是夜后分。...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经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尽。...(术语)虚与空者,无之别称也。虚无形质,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虚空有体有相,体者平等周遍,相者随于他之物质而...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有一天,许多豪贵长者身着华服,严饰璎珞、宝石,手持香花,带着善于歌舞的伎人一...有位女士的说话音量惊人,即使只对一、两个人谈话,也是非常大声,尤其是在群众中,只要她讲话,别人的声音都听不见...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便已开始一步一步迈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为还很年轻,其...
无常吞噬着岁月,太习惯于拥有,就会忽视无常的存在。正如一位大善知识所言:今后我当死,尽人莫不知,日日又不死,...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行很顺利,当最后一道餐点结束时,侍者为每人端来一盘洗手水,...
佛教爱不重,不生娑婆一语,直接道出爱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具有极大的诱惑性与伤害力,可以使人茶饭不思、神魂颠...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万法,为什么开显出十法界呢?因为迷悟的不同。 迷得最深的就...
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 东晋 天竺三藏 帛尸梨蜜多罗 译 2.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隋 天竺 三藏 达摩笈...
三拜
【释氏要览】
白虎通云。人之所以相拜者。何以表情见意屈节卑体尊事者也。拜之言服也。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释氏以三拜首。盖表三业归敬也。智论云。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业也。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故三拜为礼数也。
上篇:三衣 | 下篇:三有 |
【灭智所缘】 p1213 品类足论一卷八页云:灭智何所缘?谓缘择灭。何故灭智缘择灭?答:灭智知择灭灭静妙离故。...
八大夜叉
漉水囊
安宅神咒经
悉地持明仙
须菩提
大海八不思议
浮云
加持供物
后夜
海潮音
虚空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以妙音香花欢喜供佛,成就辟支佛果
纠正不好的习气
圣严法师《发愿》

思惟世无常,珍惜好时光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如何面对情和爱,而不为所迷惑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