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八识中之第八识,由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生。参考阿赖耶条。...(术语)身语意之三业,远恶行离惑垢也。俱舍论十六曰: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天名)九曜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南方。肉色,右手屈中指无名二指,余指立,左手为拳当腰,坐于筵。...十种大愿。又作十愿。(一)指普贤之十大愿。(参阅“普贤”5000) (二)初地菩萨所发之十大愿,据菩萨地持经住品载,...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密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密。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杂名)谓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之偈也。出庄严论。...【有漏界】 p0543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四页云:云何有漏界?谓有漏五蕴,是名有漏界。...指中间色。即绯、红、紫、绿、磂黄等五间色。系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之对称。又五间色之外有青、黑、木兰三种...(人名)旧称憍昙弥。新称乔答弥。乔答摩之女声,即呼乔答摩姓之女曰乔答弥,如言女性之比丘为比丘尼也。...禅林用语。谓妄执“指头”为“月亮”。月,即月亮,比喻为真实体;指,即指头,比喻为法,乃引示真实之道理。于教化...即死者之灵魂。与亡灵同义。灵魂有善、恶之分,若为害于人者,称为恶灵、恶魂;若不害人,反助人者,称为善灵、善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前三句话...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为利养、倒说今天倒说相似佛法的,遍...
信,德之端也。 人言为信,这是一个会意字,即只要是人说的话就能相信,可见古人的淳朴,口说即可为凭。我们现在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从这...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地】 譬如大地是总说。 【能生长万物;菩提心亦如是,于一切...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个窗口。我们一...
诵经,有三个重点(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第一个,你读诵的经典必须是佛陀、或者是法身菩萨的法语。因...
生命时刻充满无常。我有个朋友,刚刚发布他升职的消息,大家正在高兴,还没有来得及庆祝,他就发病去世了。有时候因...
莲社
【释氏要览】
昔晋慧远法师(唐宣宗謚大觉法师)。雁门人。住庐山虎溪东林寺。招贤士刘遗民宗炳雷次宗张野张诠周续之等为会修西方净业彼院多植白莲。又弥陀佛国。以莲华分九品次第接人故称莲社。有云。嘉此社人不为名利淤泥所污。喻如莲华故名之。有云。远公有弟子名法要。刻木为十二叶莲华。植于水中。用机关。凡折一叶是一时。与刻漏无差。俾礼念不失正时或因此名之。又称净社。即南齐竟陵文宣王。纂僧俗行净住法故。夫社者。即立春秋日后。五戊名社日。天下农结会祭以祈谷。荆楚记云。四人并结综会社。白虎通云。王者所以有社何为。天下求福报土。人非土不食。土广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立社今释家结慕。缁白建法祈福求生净土。净土广多。遍求则心乱乃确指安养净土。为栖神之所。故名莲社净社尔。
上篇:六物 | 下篇:龙门 |
【略名】 p1029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略名者:谓一名名。...
阿赖耶识
三种清净
木曜
十大愿
六度
四第一偈
有漏界
间色
乔答弥
执指为月
死灵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不把佛法作人情

「信」字,德之端也
从敲门声看出你的修养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如此诵经,可得大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