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名数)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之异名:一住观,二行观,三向观,四地观,五无相观,六一切种智观。...(术语)表白之作法也。行事钞上之三曰: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又】白净之法也。总称一切之善法。大集经...【重瞋恚】 p0868 瑜伽六十卷三页云:复次若于父母眷属师长,起损害心;由事重故,名重瞋恚。又于无过贫穷孤苦...(杂语)译曰大臣。仁王经吉藏疏曰:摩诃罗迦者,此翻大臣。梵语杂名曰:贵,摩诃剌伽。梵Mahārgha。...(术语)如法般解之三德,如空假中之三谛,依圆教所谈,则三德三谛,各异义理德用。然固圆融相即,不离一味也。一即...禅林用语。意指清苦参禅,修治完美。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径山洪諲条(大五一·二八四下):“‘一毫穿众穴时如何?’师...亦名:盗人物之物相 子题:盗六尘、盗六界、盗空、盗识、胸行、胸行、胸行蛇毒药师、六根偷盗、眼盗、盗六大、盗风...【五种毗奈耶所随行法】 p0287 瑜伽九十九卷十页云:复次应知略有五毗柰耶所随行法。依毗柰耶勤学苾刍,随行于彼。...(行事)转读大般若经之法会也。...(人名)Gavāṁpati,憍梵波提之略。罗汉名。...亦名:静默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静默者,谓无高声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无量义经...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
世尊说法四十余年,显说密说,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要我来说,也不过是拾佛祖几句剩话。 至于宗门下一法,乃佛...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可作佛。是人人可以为圣贤...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二种的情况:第一种是五蕴所成就五浊的相状,这个是一种表层的...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业力现出一个相状,可能快乐的相状,也可能痛苦的相...打开孩子的饼干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只蟑螂。 那蟑螂静静地伏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看着这只见到人不逃跑的蟑...
在吃的方面,出家人是人家布施什么就吃什么,不执着、不贪求,少一些、坏一点也吃。否则吃太多、吃太好,业障不易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所以称无常。 人生是无常,富贵是无常,生老病死更是无常,...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起菩提心。换句话说,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内心当中就要发起上...
静
【释氏要览】
能断金刚论云。定名静以得禅者说名寂静。寂静有二种。一心寂静。二身寂静。今以四句料简。一有身欲寂静。而心不寂静。谓贪欲比丘林下坐禅。二.有心寂静而身不寂静。谓。无贪嗔比丘亲近王臣。三.有身心俱寂静。谓。诸圣人。四身心俱不寂静。谓凡夫。
上篇:礼师冢 | 下篇:空门子 |
(术语)放自佛菩萨顶上之圆轮光明也。观无量寿经曰: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
六观
白法
重瞋恚
摩诃罗伽
非三非一
光靴
大盗戒盗人物物相
五种毗奈耶所随行法
转经会
波提
高声白衣舍戒释名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什么是参话头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白色的蟑螂

吃东西吃饱就好,别为嘴巴做奴才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