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亦名:摄僧初大界结法、结初大界法、大界结法、人法二同界结法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结初大界法。时四方僧集会...(术语)使恶调伏,使善成熟也。法华玄义一曰:调伏长养而成熟之。同释签曰:因调而熟名为调熟。...(杂语)昏钟之鸣时也。禅林之语。...(一)梵语 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又作心法、心事。指执取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一)指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东晋僧。凉州(甘肃武威)人。幼岁出家,志业坚精,于讽习众经外,并兼习外典。苻秦建元年间(365~384),僧伽跋澄...(譬喻)功德之宝珠,甚多无数,不可测量,喻之以海。海土论偈曰:功德大宝海。...【损伏离欲】 p1252 杂集论四卷五页云:损伏离欲者:谓由世间道离欲。...(菩萨)尊称毗俱胝天女曰菩萨。...【鸠罗檀提】 翻战无敌。...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成就十法升安善趣】 p0667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为十?一、离...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
一个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说:诶,我不受戒,我也可以做善业了,我也可以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对,我做一个好人...
因为个人的时节因缘,零星地参加过几次佛教组织的慈善活动,深感师父们乃至身边师兄们的慈悲和智慧之广大,我在这个...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暂时释放压力,暂时找到成功的感觉,在虚幻的...能在四祖寺办夏令营,可以说是你们的好因缘。因为四祖寺开光才一年,所以你们与四祖寺很有缘。同时,你们要感恩净慧...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 尽形寿远离...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好些人对此俗语不以为然,说什么那是迷信,世上...
在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书信中,有一封信谈的都是养生: 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对我们修行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要先知道一个事情,流转...
看斗
【释氏要览】
僧祇云。比丘看象牛马乃至鸡斗及人斗口诤者。得越法罪。
上篇:警诫 | 下篇:礼师冢 |
(杂名)死者之灵魂,为害于人,曰死灵恶灵。皆是由迷者之妄信妄想而生者。佛经无其说。...
摄僧大界结法
调熟
昏钟鸣
心
竺佛念
宝海
损伏离欲
毗俱胝菩萨
鸠罗檀提
六道
成就十法升安善趣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到底要不要受戒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人赞叹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本焕老和尚《黄梅四祖寺首届弘法夏令营开示》

因为这一幕,屠夫从此不再杀生
「善恶报应」对身体的影响

赵朴老的养生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