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梵名 Pra?ānta-ruta-sāgaravatī。又作寂静海音。即指华严五十五善知识之第三十六位。尝为善财童子说三十七类众生...【善得人身】 p1140 瑜伽二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名为善得人身?谓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亦名:钱宝说净法、金银说净法、钱宝作净法、净施钱宝法 子题:金、粟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金粟净法。萨婆多云...(书名)释无著之摄大乘论者。有二本:一为世亲菩萨作,一为无性菩萨作。前之一本有三译,一为陈真谛译,十五卷,二...(名数)一、欲垢,欲使他人知自己之功德也。二、见垢,于自己之功德生执着分别之见也。三、疑垢,于自己之功德生疑...又作衲衣、弊衲衣、坏衲衣、百衲衣。衲,缝补之意;以五色之碎段重重缝补之衣。即因朽坏而经修补缝缀之法衣。[四分...【非律仪非不律仪业】 p0719 杂集论八卷三页云:非律仪非不律仪业者:谓住非律仪非不律仪者所有善不善业。若布...寂灭一切相的道法,是无为法的别名。...(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佛因地为鹿母,误堕弶中,求出见子全信趣死。...与“毕竟解脱”同义。即完全解除束缚、迷惑之自由状态。指修行纯熟之情形,或表示万有自体之绝对真实、原本之状态。...(一)定心与散心。又称定散二心。定,即禅定,指止息妄念杂虑,令心住于一境;散,指心恒驰攀缘六尘之境且暂住之。故...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正。第二、方法不明。第三、饮食不调。第四、动静失调。四大是...
修止观者,质言之,即调五事也。 一、调食 食之时义大矣!昔有一人遇佛,问曰:世皆称佛一切智人,佛尝说法明何义耶...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众生是一个母子的关系,事相的因缘多。但这个自他交换,是一种...我在对日抗战时期,曾一度返回苏州,当时印祖在灵岩山。寺里的僧人散尽,只有一做饭的人随侍印祖。除夕夜,印祖给了...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所以平均大约有20%的女性、50%的孕妇都会有...
贫穷布施难,这里特别谈到贫穷的人对于僧人的布施,我们更要念他们的恩。彼则竭力躬耕,这是指农民,面对土地亲身地...
一是去医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方知人生在世,健康才是第一位重要的,失去了健康...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我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都是在说明炼心。 炼心应...
开外学
【释氏要览】
毗奈耶云。因舍利子。降伏拨无后世外道。佛听比丘学外论。仍须是明慧强记者。方可于一日分三时。初中二分。读诵佛经。至晚读外书。是故只垣中有书院。其中置大千界不同文书。佛许比丘遍读。为降外道故。不许依其见解。地持论云。若聪明上智。能速受学者。于日月中。常以二分学佛法。一分学外典。
上篇:精进 | 下篇:礼拜式 |
(术语)法身冥应众生之机也。法华玄义六曰:法应则冥益。...
寂静音夜天
善得人身
金粟说净法
摄大乘论释
七垢
五衲衣
非律仪非不律仪业
灭法
鹿母经
悉皆解脱
定散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修止观者应调五事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印祖巧度盗贼
四种果蔬改善女性贫血

感念施主恩德

人生必看的「四个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