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即佛宣说净土之观无量寿经及圣道之诸经时,有处(说处)别、时(说时)别、对机(根机)别、利益别等四种差别。语出...(名数)阿弥陀有正法轮,教令轮之二身。教时问答四曰:金刚顶谕伽云:西方阿弥陀佛现二身。若依正法轮现文殊师利菩...为斋供冥众、吊祭亡者所读诵之文章。又作斋文。亦有于干旱时为祈雨,或为驱逐邪魅、祈求幸福等而作之祭文。我国六朝...【有见无见法】 p0548 瑜伽一百卷十六页云:言有见者:谓若诸色,堪为眼识及所依等,示在此彼,明了现前。与此...(名数)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经名)法华经卷第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一品别行者,称为观音经。法华传记一曰:唯有什公普门品,于西海而别...(术语)Buddha,又作馞陀,勃驮。旧称佛陀略云佛。译曰觉者。义林章六本曰:梵云馞陀,讹略云佛。华严经疏钞一曰:...(物名)和种种之香以为丸者。建立曼荼罗仪轨,谓以丁香,白檀,沉香,熏陆,龙脑香,豆丸,白芥子及苏合香,半为末...指同事一师而共同参禅者。后成为僧侣间一般之称呼。与“同学”同义。此外,同参亦有互相研究之义。[碧岩录第二则]...又作华报。花开在结果之前,故花报是对后得之果报而言。譬如人以不杀生为业因,今生即得健康长寿,是为花报;最终必...(术语)谓不偏于特殊之宗派共通佛教全般之教义也。...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如《圆觉经》云: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工作,你的心里思念地藏菩萨或者缘念三宝,这能做得到。你把念...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他人做嫁衣裳,忙忙碌碌,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是在造恶业。等...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应。 3、不搞个人崇拜。 4、不宣扬没有验证的念佛感应和往生事...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上座比丘聚集在斋堂讨论着:诸位比丘!您们认为当六根接触六尘...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门,所有的功德,都是靠自己去修持六波罗蜜而成就的。净土法门...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为了彰显自己的名声,连续五年,不惜竭尽家财,以外道祈福之法...从前,在澜沧江边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寨子。许多年来,寨子里的百姓一直过着衣食无忧,幸福吉祥的生活。可...
九横
【释氏要览】
九横经云。佛告比丘。有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不应饭而饭(谓食不可意。或蒲腹不调。更食)二不量食(不节)三不习食(谓往他处未知食性便强食)四不出食(谓食未消复食)五止熟(谓强制大小便)六不持戒(谓犯五戒。成疾及遭官法等)七近恶知识。八入里不时(谓非时入城市。及人家等。太早太夜)九可避不避(谓。奔牛。逸马。驰车。醉人。恶大等)。
上篇:金师子座 | 下篇:苦 |
(人名)梵音Jānagupta,比丘名。译曰德志。见续高僧传二。...
四别
阿弥陀二身
祭文
有见无见法
九无学
观音经
勃陀
丸香
同参
花报
通佛教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了幻法师:婚姻源自爱欲心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愿罪业悉消灭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六根与六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