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法师序云。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粗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捡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为苦本。故涅槃喻之大河。法华方之火宅圣人超悟。息驾反源。拔出三界。然后为道。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佛氏多择名山。拓立寺院其始创基业者。谓之开山祖师。后则首创一宗一派者亦以是称之。...(一)作论解释佛经深义者。即指著论书以宣扬教义之印度学者,如龙树、天亲等菩萨。[金光明文句卷四] (二)指成实宗...全一卷。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撰。全称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又称华严法界观、法界观门。本书缺单行本,然注疏有华...例如浴巾、小净瓶、浴裙(浴衣)、小锁、函柜等,特用于浴室之物;入浴时,须以右手持入。敕修百丈清规卷六日用轨范...梵名 Jāna?rī。北宋译经僧。印度人。于仁宗皇祐五年(1053)至汴京,以所携梵经奉进,蒙赐紫衣。与西夏沙门金总持...为天台宗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异称。谓随意之生起即修禅定,而不局限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大品般若经称...(杂名)梵语曰战捺啰Candra,遗教经曰: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止观一曰:月隐重山,举扇类之;风...【菩萨以何为住】 p1130 瑜伽七十九卷三页云:问:菩萨当言以何为住?答:以无分别为住。...为十恶之一。新译粗恶语。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据大乘义章卷七载,言辞粗鄙,故视为恶;其恶从口而生,故称之为恶...(职位)称寺院之役员。西土称之为净人。比丘尼传曰:告寺官,寺官共视。...一数 二随 三止 四观 五还 六净 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门者。前来所明禅定。虽复深远。而并是世间旧法。从初至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无论我们付出多少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哪...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法门皆用止观。有人误会,止观属于天台,不是的!佛法不外止...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是魔境。你要贪着于它,你就着魔了。看起来你很...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美...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对立冲突,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一定你今天生病发烧就是今天的原因...
界
【释氏要览】
谓三界。趣。谓六趣
上篇:教诃弟子 | 下篇:接新到衣钵 |
(术语)西方净土之德称也。谓大乘为成就善根功德之国界。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生于其土者。自然成就作佛之善根功德也...
开山祖师
论家
华严法界观门
浴具
智吉祥
随自意三昧
月
菩萨以何为住
恶口
寺官
六妙门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圣严法师《泰然面对众生相》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以忍来圆满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