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中国西南地区著名佛塔。位于云南大理县西北原崇圣寺前。三座塔作三角形排列。大塔为千寻塔,建筑年代有唐贞观六年(...(术语)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东汉僧。中印度人。讽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据梁高僧传卷一载,东汉明帝派遣蔡愔至西域求取佛经,师遂于永...(名数)华严宗所立三种之观门也。一、理法界,观一切诸法,尽为平等之真如。界者性之义也。二、理事无碍法界,观诸...又作真筌。诠,显明之意。显明真理之文句称为真诠。[俱舍颂疏卷一、宗镜录卷二十六] p4224...子题:榴、槐、櫰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中,若五生种,如柳榴之类,就地离地坏,皆犯堕。非五生种,如离地槐...亦名:厌离比丘 子题:世间有二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时有厌离比丘,见阿兰若处有一好窟,自念言,我若得离衣宿...涅槃所具有的八种法味: 一、常住,通彻三世而常存,圆遍十方而常在; 二、寂灭,生死永灭; 三、不老...(术语)心念不澄净。于三宝之实德不乐欲也。俱舍论四曰:不信谓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唯识论六曰:不信,于...(术语)华严经所说,能三世间十身之一。谓如虚空无名无相无碍自在之身。即毗卢舍那如来之身相也。见探玄记十四。...【不善及善业道各招三果】 p0344 俱舍论十七卷八页云:不善善业道、所得果,云何?颂曰:皆能招异熟、等流、增上果...(嘉兴藏流通本)...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十小咒...电视上曾经流行一句广告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句话似乎给人很乐观的感觉,但其实也暗藏了灰暗的一...
处在逆境的时候也能够种植福田。这怎么种植呢?那我们生命当中,也会碰到一些逆境。作什么事情都作不成;碰到什么人...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己体会出来的滋味,和别人说给我们听的,实在不一样。譬如说许...十九画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 【劝诫】 教人行善叫做劝,制止为恶叫做诫。如来的教法不离此二门,经...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让,就是不往前去争取。当然佛法的思想比这个更深刻...问: 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 大安法师答: 现在很多...
这《地藏经》,古来因读诵、受持、供养、礼拜而获得实际受用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在宋人所撰的《地藏灵验记》等,都...
阎浮提
【释氏要览】
又云。剡部即此洲名在弥卢山南。故称南阎浮提。长阿含经云。由阎浮提树得名也。
上篇:衣 | 下篇:学 |
共有八种,即掉举(心思浮动)、昏沉(心思糊涂)、不信(不信善法)、懈怠(懒散无进取心)、放逸(任性妄为)、失...
崇圣寺三塔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竺法兰
三重法界
真诠
坏生种戒约离地辨犯
头陀比丘
涅槃八味
不信
虚空身
不善及善业道各招三果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圣严法师: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经拥有」

身处逆境巧作福田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佛学常见辞汇(十九画-卅三画)
圣严法师: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大安法师:念佛时怕冤亲债主接近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