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七卷八页云:不善善业道、所得果,云何?颂曰:皆能招异熟、等流、增上果。此令他受苦,断命坏威故。论曰:且先分别十恶业道,各招三果。其三者何?异熟、等流、增上别故。谓于十种若习、若修、若多所作;由此力故;生那落迦。是异熟果。从彼出已;来生此间。人同分中,受等流果。谓杀生者、寿量短促。不与取者、资财乏匮。欲邪行者、妻不贞良。虚诳语者、多遭诽谤。离间语者、亲友乖穆。麁恶语者、恒闻恶声。杂秽语者、言不威肃。贪者、贪盛。瞋者、瞋增。邪见者、增痴。彼品痴增故。是名业道等流果别。人中短寿。亦善业果;如何可说是杀等流?不言人寿即杀业果。但言由杀,人寿量短。应知杀业,与人命根、作障碍因,令不久住。此十所得增上果者:谓外所有诸资生具,由杀生故;光泽鲜少。不与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诸尘埃。虚诳语故;多诸臭秽。离间语故;所居险曲。麁恶语故;田多荆棘硗确醎卤,稼穑匪宜。杂秽语故;时候变改。贪故果少。瞋故果辣。由邪见故;果少或无。是名业道增上果别。为一杀业,先感那落迦异熟果已;复令人趣寿量短促耶?有余师言:即一杀业,先感彼异熟,后感此等流。有余复言:二果因别。先、谓加行;后、谓根本。虽复总说一杀生言;而实通收根本眷属。此中所说等流果言,非越异熟及增上果。据少相似,假说等流。此十何缘各招三果?且初杀业,于杀他位,令他受苦,断命失威。谓杀生时,令他受苦故;堕于地狱,受苦异熟果。断他命故;来生人中,受命短促,为等流果。坏他威故;感诸外物,鲜少光泽,为增上果。余恶业道,如理应思。由此应准知善业道三果。谓离杀等、若习若修若多所作;由此力故;生于天中受异熟果。从彼殁已;来生此间人同分中,受等流果。谓离杀者、得寿命长。余善相违,如理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睒婆】 此云木緜。...【六种略行】 p0299 瑜伽四十九卷二十页云:何等名为随言说句,六种略行?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类差别...(譬喻)因多而果之成熟者少,譬之鱼之子。智度论四曰: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又】佛...【厌与离四句分别】 p1276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九页云:若事能厌,必能离邪?不尔。云何?颂曰:厌缘苦集慧。离缘四能...即从三身圆明之果位返向发心修行之因地。乃“从因向果”之对称。例如果位上之佛为化导众生之故,乃方便示现菩萨身、...为“生变”之对称。唯识家就诸识之变诸法,分别为因能变(生变)和果能变(缘变)两种。果能变之变,为变现之义,非...【缘义作意】 p1301 瑜伽十一卷十五页云:缘义作意者:谓思修所成慧相应作意。...“外薰”之对称。众生心内有本觉之真如,薰习于无明,令迷妄之心厌生死之苦,而求涅槃之乐,称为内薰。反之,佛菩萨...【粗相现行障】 p1474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页云:六、麁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麁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术语)仁王经谓三贤十圣之行法为十三观门。配之于五忍则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各有上中下三忍,为十二,又...(术语)教善云劝,制恶云诫。如来之教法,必具此两门。大判一代教,则经藏者劝门也,律藏者诫门也,乃至诸恶莫作者...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 「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啊,你这位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如果是未来一切的...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写字、学图画、学技艺等等。那一个不是摹仿而来。可是摹仿也有...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东的一个农村里,有一个人一下子发了财,于是就买了一串院。...人活在充满罪恶的世间,自身又有私欲偏情、妒忌占有等,所以私心越来越大,对于他人,视如无物,个人的感觉和利益渐...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也是大哲学家。他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谈及到人心...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的善行。所有的因缘,理论上都可以成佛,但是如果你要快速成佛...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一个人想修行的时候,一定会碰到障碍。碰到障碍的话,不要在它...
不善及善业道各招三果
【法相辞典】
【不善及善业道各招三果】 p0344
上篇:不知补特伽罗有胜有劣 | 下篇:不破不穿不杂不秽差别 |
(术语)于因明立现、比、非之三量,似现量、似比量为非量,似现量者,起分别心如见瓶衣等,作瓶衣之解,是不叶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