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婆沙论云。傍生谓其形谤故。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名数)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则具四德处:一慧德处,由闻正法而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二实德处,以是智慧见真...【苦类智忍】 八忍之一。即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一。缘观色界、无色界之苦谛,得苦类智之前位时,所起之无间...梵语 vicikitsā-āvarana,巴利语 vicikicchā-nīvarana。五盖之一。盖为烦恼之异称。与“疑烦恼”同义。谓疑惑之...又作结胎五位。乃“胎外五位”之对称。传统佛教对于胎儿自母体中受胎至出生之二六六日间次第分为五个阶段,即:(一...(界名)Piṇḍāra,又作宾跎罗。地狱名。译曰集欲。普超经下曰:舍利弗!阿阇世王所入地狱名宾吒罗(秦曰集欲),...【变似了】 p1465 辩中边论上卷二页云: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粗故。...(术语)Vrata,译曰禁戒。但非长时所持之戒,发愿修法,一时所制之禁戒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没栗多是有时愿之戒,...(术语)第一义之真理非从他得而自证悟者,谓之自证。演密钞二曰:言自证者,但是佛自证,不从他得也。...【上品道】 p0231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上品道者:谓能对治下品烦恼。...凡二卷。唐代若那跋陀罗译。又作大般涅槃经荼毗分、大涅槃经后译荼毗分、涅槃经后分、阇维分、后分。叙述佛入灭前后...梵语 artha。指心的对象 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八宗纲要] p5764...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继力 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标题的意义,我们这一次的印祖《...问: 有人因为被朋友伤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应该注意的事情和需要掌握的原则? 圣严法...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是佛弟子,都是修行人,理应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去行事。释迦...
末学母亲杨澄志于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县正道寺念佛堂安详往生,时年一百岁。往生时因缘殊胜,瑞相种种...我们刚开始初发心学佛时信心都很大,非常精进。时间久了,就退了心。很多原因都是由于遇到了种种逆缘。 很多人觉得...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云:作何见解,即得达道?...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这里出家,是寺里的众僧把他拉扯大的。 小和尚很知好歹,每天清晨,他担水、洒扫、做早...
畜生趣
【释氏要览】
立世论云。梵语底(都履切)栗车。此云畜生
上篇:野干拒谏 | 下篇:一切恭信 |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萨婆多,欲作住处,先看水中有虫不?有者,作余井。犹有,舍去。凡用水法,应清净者。如法漉...
四德处
苦类智忍
疑盖
胎内五位
宾吒罗
变似了
没栗多
自证
上品道
大般涅槃经后分
尘境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念佛摄心方便法
交朋友时应注意什么事情和原则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母亲往生记
遇到逆缘要如何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