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一名形像曼陀罗。画诸尊之形像示相好具足与福德圆满者。六曼陀罗是也。...指万法一如,平等无别之中道真实义谛。为“别住中实”之对称。中实,中道真实之意,即指第一义谛。释摩诃衍论卷二阐...【爱别离苦】 p1204 瑜伽六十一卷十五页云: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谓不与彼会,生愁恼故;由此因缘,...梵语 ākā?āsajskrta。(一)小乘说一切有部所立“三无为”之一。虚空,即无碍;无为,指离因缘造作,不为生、住、...【所转舍】 修唯识行,于究竟位八识转依时,是由能转道所转舍的有漏种子,此亦分为二类:一、所断舍:断舍的即是烦...非寺名,乃统称一向专习大乘而不学小乘之寺。于显戒论卷上所引大唐西域记之载,录有当时之印度及西域,专习大乘而不...(术语)持誓与戒也。释门正统三曰:法智载严于誓戒。...(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二愿,使他方国土菩萨众皆住于三昧得供养十方诸佛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即行、住、坐、卧四威仪加上语、默二者。摩诃止观卷二(大四六·一五下):“若有诸尘,须舍六受,若无财物,须运六...(术语)观法之名。一观色为苦,二观色为集,三观色为灭,四观色为道,五观色为爱味,六观色为过患,七观色为出离。...【边际第四静虑】 p144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八卷十三页云;问:何故名边际第四静虑耶?答:此于第四静虑,为表、为...礼佛大忏悔文...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顶念佛当中,说不上哪一天哪一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在一个人面对歧途,一句呵护、关怀和鼓励的话语,或许能改变...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乐既谢灭,不动真定,与舍俱发。此时行...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在郑博士咨询的案例中,一些朋友埋怨自己情感不好,财运欠佳、小人太多...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念生死苦》中云: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可知,东西莫辩;长...问: 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不让学是怕拿戒去挑别人...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么叫生死疲劳呢?就是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断地轮回,没完...
谈谐上首
【释氏要览】
支遁。字道林。晋哀帝请住东安寺。郄超。孙绰。等一代名士。皆为尘外之交。日造其室。皆推遁谈谐为上首。
上篇:贪 | 下篇:行香 |
十波罗密,亦名十胜行。 一、施 施有三种: 一、财施。 二、无畏施。 三、法施。 二、...
尊形曼荼罗
等住中实
爱别离苦
虚空无为
所转舍
一向大乘寺
誓戒
住定供佛愿
六作
七处善
边际第四静虑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推荐】嘴上不积德,最终是害了自己

无常大鬼常随身间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