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亦名:若有恐怖当念三宝 子题:恐怖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增一云,若有恐怖者,当念如来、法及圣众,皆悉除灭。”...(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大慧菩萨住于须弥山顶,由童子相菩萨之请,说此咒。...(术语)金刚者,指金刚界,即金刚顶经也。瑜伽者,指胎藏界,即大日经也。总括金胎两部秘密教之称。与金刚顶瑜伽同...(一)梵语 sādhya。指教导众生,使其转化改变。即普通所谓之教化、劝化(劝入正道)、化导、化益(利益教化)、化度...【四吠陀论】 p0437 西域记二卷六页云: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旧曰毗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指菩萨。佛又称法王,对此,菩萨则称法臣,以菩萨辅翼法王弘通佛法,故称法臣。安乐集卷下(大四七·一五上):“佛...(传说)精舍建立时过去世世于地见蚁。净心诫观发真钞中本曰:灵感传云: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即祇洹也),须达...【等行】 p1118 此卽小乘相应因。杂集论四卷十六页云:等行者:谓诸法共有等行所缘,必无缺减。如心心所。前约助伴...(职位)已下为禅门私立之称。僧堂之前版谓之前堂。前堂之首座,为诸首座中之最上者,居住持之次席,因之而有第一座...【康僧会】 康居国大丞相之长子。世居印度,年未齿学,俱丧二亲。至性笃孝,服毕入道。厉行清高,弘雅有量。解...指祭祀佛陀之祠,即我国早期之佛寺。浮屠,梵语 buddha 之古译,新译为佛陀。我国最古之浮屠祠,据传为东汉末年笮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法鼓山所推动的心五四运动,是展现人文关怀最主要的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环保,那是指观念的转变和导正。所谓观...
问: 师父,是经书读得越多越好呢?还是读得越深越好呢? 梦参老和尚答: 我推荐经书,我得看看你的个性,还得知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我们每个人都想成功。有人想成功地减肥、学吉他,也有人想学会快速阅读或开始创业。对于那些曾经尝试过但却以失败告...一、太虚大师生平简介 太虚大师是佛教的思想家、理论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创造者,他的一生是在艰难的岁月里度过,但...
恨是毒汁,不仅毒人,更会毒己。 因为恨,少年时,也曾有过将果树砍光的一闪恶念。只因,肇事者曾将我家的桃树果子...如果你的敌人,在他的势力领域中伤害你;你又何必心中懊恼,在自己领域中伤害自己。 含著满眶热泪,你离开嘘寒问暖...
要获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获得幸福的素质,可以归纳为五个字,要有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
释迦牟尼
【释氏要览】
智度论云。秦言能仁寂默(姓名兼称也)。
上篇:食事 | 下篇:食体 |
(术语)译曰学,又曰应学。宜学也。为突吉罗之异名。大日经疏五曰:此中应学,旧译名为式叉迦罗尼。大部补注二曰:...
恐怖时当念三宝
增慧陀罗尼经
金刚瑜伽教
化
四吠陀论
法臣
祇园寺蚁
等行
前堂首座
康僧会
浮屠祠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圣严法师《化危机为转机》

经书读得越多越好,还是越深越好
诸葛亮给子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成功人士的11个好习惯
惟贤长老《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

可以败给他人,但要战胜自己
别伤害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