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杂语)方角与所处也。法华经曰:善应诸方所。...(术语)谓如来之出现于世也。金刚三昧经一曰:佛言:善男子!汝能问出世之因,欲化众生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梁,是一...【苦类智忍及苦类智】 p0848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页云:如缘欲界苦圣谛境,有苦法忍,苦法智生;如是复于法智无间...(杂语)或以为一转轮王之千子,或以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为千佛各别出生,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宝积经九曰:过去有...一般指色界之善业。又作白白报业、白白异熟业(梵 karmaj ?uklaj ?ukla-vipākaj,巴 kammaj sukkaj sukka-vipāka...子题: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想、弟子、束修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又病比丘无人看故,便致命终。佛言,当立弟子。应...(杂语)省墓也。释氏要览下曰:殡后三日,再往墓所,谓之覆墓。...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七,过分取衣戒。所以制不许过者,出家比丘,遇四因缘,夺失三衣,无由进业。笃信...(1032~1101)辽第八代皇帝。姓耶律,名洪基。二十四岁即位,在位(1055~1100)时期,国内外虽仍有若干纷争,然已...【恚寻害他】 p0939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恚寻害他?答:如有一类、起瞋缠故;断害他命。如是害他。...指佛教之教理。为“胜义法”之对称。阐论法门之义理,称为法相法;对此,真实不虚、不变不易之择灭、涅槃,称为胜义...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僧伽吒经...
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是布施、持戒、禅定、智慧,这个忍辱跟精进不是法门,它是一种...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经过佛说法了之后,闻了正法了之后,大家经过佛的教导,知道...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主席比尔盖茨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书面采访,他用施惠勿念,受恩...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名思义,现,就是现在;实,就是真实。说现在,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虽然它和过...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师对净土宗的修学提出的四个重点。 第一个,持戒。 净土宗我...世间万物万象,放得下,自然爽心怡神,万丈洪岩倚碧空。 放不下,人间有路不能通,徒然沾滞自苦而已。 一眠躺下,夜...
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用瓷碗泥杯舀来喝,一个人干脆用手捧着喝。 于是,用金玉之人...
食事
【释氏要览】
婆沙论云。食于二时能作食事。一初食时能消饑渴。二消化时。能益诸根大种。
上篇:视肉 | 下篇:释迦牟尼 |
(人名)义解之猛,譬如虎也。释氏要览中曰:高僧道光,在江东,研究义理,号义虎。...
方所
出世
苦类智忍及苦类智
千佛出兴异说
白白业
受具戒请师法立弟子缘
覆墓
过分取衣戒制意
辽道宗
恚寻害他
法相法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顺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十二因缘--轮回中的连环钩锁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比尔盖茨: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惟贤长老《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有什么好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