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中国佛教学派之一。东汉末年支娄迦谶译出般若道行品经后,般若类经籍始陆续传入我国,经魏晋而至南北朝,在当时玄学...【补特伽罗所依】 p1246 瑜伽九十九卷十一页云:若依施主、轨范、亲教、谏诲忆念教授教诫说正法者,而得安住;应知...亦名:诵戒、说戒羯磨不得执读 子题:比丘五夏不诵戒羯磨尽形不得离依止、五夏不诵戒羯磨尽形不得离依止、白读 含注...(杂名)释门之徒侣。谓佛弟子也。行事钞下三曰:沙门释侣,三界之宾。...(故事)韦提希闻观经之说法而开悟无生法忍也。观无量寿经曰:说此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大乘菩萨之五十二种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此等菩萨之阶位,诸经论所说不一,如华严...【妙行清净寂默差别】 p0701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七卷十六页云:问:妙行、清净、寂默、有何差别?或有说者,名卽...又名四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书名)指梵网经之下卷云梵网戒本,又云菩萨戒经。此中正说十重四十八轻之戒法。...梵名 Sāgara-nāgarāja。又作娑伽罗龙王。娑竭罗,意译为海。八大龙王之一。依其所住之海而得名。龙宫居大海底,...【诸有为法何故生灭】 p1358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十一页云:问:诸有为法生时,为体是生法故生?为与生相合故生耶?...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欲方便开演,则尘说刹说,说之终不能尽,今又安从宣扬起耶?夫...久远前,有一屠儿欲发心供养一修行人,但见此人有许多过失,于是只供给斋饭。日后又遇一初入道的新学沙门,具足威仪...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经历都很神奇,善根极为深厚。 七岁的时候随着他的母亲到寺院...
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尧舜圣人之德,无非孝悌而已矣。...
今天已经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过四支香的问话,了解到这个七打的还是比较精进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这个短短的三四...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宜於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後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
出现这些状况,小心湿气上身: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问: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答: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对中下根性众生教因果。十善业道就是属于因果,佛在经中说能...
食体
【释氏要览】
用香味触三法为体。
上篇:释迦牟尼 | 下篇:释门瑚琏 |
(仪式)又云佛事。为追福及善根开供佛施僧读诵讲说之会座也。【又】(杂语)佛法之修行,谓之法事。楞严经一曰:发...
般若学
补特伽罗所依
说戒唯制诵不可读
释侣
韦提得悟
五十二位
妙行清净寂默差别
四土
梵网戒本
娑竭罗龙王
诸有为法何故生灭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如是善缘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在春节给父母磕个头

念佛是谁,重点是在「谁」字上面

念佛如何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