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弥陀之四十八愿中,本第十八之一愿而立宗旨。...云何集谛?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由此集起生死苦故。烦恼增上所生业者,谓有漏业,若尔何故?世...(譬喻)以大白牛车譬佛乘。法华经譬喻品曰: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即常住真心之体。自性清净,一体无二,妄想忽生,境界顿现。于是有情众生、无情国土,从一真心妄分为二,当知有情无...梵语 nirodhe ''''nvaya-jāna-ksānti。观三界之四谛而发的十六心(八智八忍)之一。即证得灭类智之前位,忍可其法...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的心念。...(杂名)中台八叶院中之五佛也。中台非五尊也。...(名数)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止品善法生起】 p0390 瑜伽九十五卷六页云:云何生起止品善法?止品善法者:谓得如是正思择力,攀缘锯喻沙门教授...(术语)励力而勤善事也。观佛三昧经六曰:念佛功力,自然开悟。六妙法门曰:心慧开发,不加功力。然则功力在我,我...古印度王朝。自西元前三一七年至前一八○年顷,计历一三七年。西元前三二七年,希腊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ros)远征...(嘉兴藏流通本)...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十小咒...
我们每天要吃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我们在这个上面也要随顺佛法的净化因缘。我们不但不杀生,而且要不贪食酒肉。...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话,一定能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同时,你要是在一心念佛,也可以净除杂念。杂念天天减少,那是证明...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我们为了衣食饱足,为了家庭,要去奔波。俗话说整日奔...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我们常常说,调伏攀缘心最好就是把真如给唤醒,就回光返照,它...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贪婪的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是什么。他不停地向外追求和占有,把...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蠢的愿、不切实际的愿,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应该要...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尊重生命、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等等。本文重点从食品安...
比丘有三个意思。 一个是乞士,乞食来滋养这个色身,乞法来长养他的慧命;一个是叫破恶,就是破我们贪嗔痴的烦恼之...
悭惜僧物恶报
【释氏要览】
付法藏传云。僧伽耶舍因游大海边至一住处堂阁严丽满中。比丘时至鸣钟集食。食讫尔时肴膳变成脓血便以钵器互相打掷头身血污各作是言何惜众物今受此苦时。耶舍乃问。有一答曰。我等迦叶佛时同止一寺有客比丘来共生嗔恚藏惜饮食不与以此因缘今受此苦。
上篇:染色 | 下篇:染习 |
总称一切之善法。大集经说:后五百年,斗诤坚固,白法隐没。...
一愿建立
集谛
大车
一体
灭类智忍
微微心
中台五尊
三种菩提心
止品善法生起
功力
孔雀王朝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佛法点滴之生活篇
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化贪婪为恬淡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