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名数)佛有九种之横难。...(术语)又曰顶位。四善根之一。四善根中暖,顶之二者为动善。忍,世第一之二者为不动善。是动善中之最极犹如人之顶...(杂语)后夜之井水,谓之华水。...(名数)观苦谛之苦,空,无常,无我之四种行相也。...瑜伽论中释缘起名,有其五释: 一、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是依缘所起之处释名。 二、...(术语)无余涅槃又云无余依涅槃。依者苦所依之身体也,涅槃有二种,有苦之依身谓之有余依涅槃,无苦之依身谓之无余...(杂语)在我先之贤哲也。梁僧传(僧祐传)曰:大精律部有迈先哲。慈恩传九曰:尽先哲之多能。...梵语 ?ūnya。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离痴乱行】 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五位。此位菩萨,常住禅定,恒无散乱,于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有散乱,...(一)指成佛。又作佛位、佛果位、佛果菩提。佛为万行之所成,故称佛果,即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亦即从...(物名)或作钵盂。钵为梵语,盂为汉语,梵汉双举之名。敕修清规辨道具曰:梵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今略云钵,又呼...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三个不怕就是:一、不怕讨饭;二、...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说在我们没有成佛之前,我们有身就有行为行住坐卧,做事,这就...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光着地成...
【 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 地藏菩萨从久远劫来...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轻人问。 因为有的人心太小,小到只能容下自己。大师答。 为什么有的人常常迷失于自己的心...
导读: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应持有由中国佛教协会1994年统一印制、编号,省佛教协会颁发的正式...《法华经》中把凡夫世界形容为火宅,把佛法形容为出离火宅的交通工具。我们在信仰佛教、听闻佛法以前,常常被烦恼火...
闷绝位
【释氏要览】
梵语。末摩此云死穴。或云。死节以病触此处有闷绝生故虽死而心头热也。缘第八识未舍故。
上篇:破戒五衰 | 下篇:南无 |
【上品道】 p0231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上品道者:谓能对治下品烦恼。...
九难
顶法
井华
四行相
缘起得名
无余依
先哲
空
离痴乱行
佛果
钵盂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地藏菩萨能满众生一切所求,还能灭一切重罪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从有形看到了无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