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钞云。梵语南无。此翻为名。即是归趣之义也。或云那摩。或曩谟。皆梵音讹也。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名数)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1、诸佛的印契,诸法实相就是诸佛决定不变的印契。 2、佛心印的简称。 3、指宋金山寺僧,名了元,有辩才,...(术语)摩醯首罗天有三目,其竖之一只眼,云顶门眼。最超于常眼。碧岩三十四则颂古着语曰:顶门具一只眼。同三十五...(公案)井户与驴马也。曹山录曰:师问德上座曰: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应底道理?德曰:如...【胜义无性】 p1104 显扬十六卷四页云:三、胜义无性。谓圆成实自性。由此自性、体是胜义;又是诸法无性故。 二解 ...(名数)药师经说菩萨有四百戒,而不说其戒相。...能所引生者: 一、无明及行,名能引支,能引识等五果种故。 二、识等五种,名所引支,是前二支所引发故。 ...(术语)佛之授记有有余无余之二种。演密钞五曰:余即未尽之义,今尽言之名为无余。如佛现前记彼某时某处证觉号某如...(术语)因明之语。宗法中有法之言也。以必先陈有法而后说法故也。...显色,指显然可见之色。空一显色,如苍苍天空之青色,现于空中,纯一而不杂余色。盖于须弥山说中,谓该山之四面由四...【世尊留寿舍寿】 p0514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五页云:经说世尊留多命行,舍多寿行。其义云何?有作是说:诸佛世...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你快乐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许多朋友,大家的反应出奇地相似:先一愣,...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戒法、十善法修好,不能好高骛远。三皈、五戒、十善多有毁犯,...三国时,吕布与刘备交恶,用武力赶跑了他,这还不令他解气,想找个文笔好的人,再写信辱骂这个织席贩履的大耳贼,以...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多身后忧。 这是第十一段:示常源勿自怠废。就是你的修行不要...
在爱情的关系里,有一个很多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爱情里从来就不讲理,家也不是讲理的地方,有爱的能力...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位武士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为不安定,所以我们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稳,导致自己和别人之间缺...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但是你做恶了,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所...
南无
【释氏要览】
悲华经云。佛言南无者。此决定诸佛世尊名号音声
上篇:闷绝位 | 下篇:菩萨 |
【上下想】 p0231 瑜伽二十八卷十四页云:上下想者:谓观察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愿,上从顶上,下至足下,种种杂...
九识
佛印
顶门眼
井驴
胜义无性
四百戒
能所引生
无余记
先陈
空一显色
世尊留寿舍寿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你快乐吗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仁心的力量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随时随地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