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本行经云。佛自摩竭国。往毗舍离两国。人及诸天龙神共献佛三千宝盖。佛受二千九百九十九盖唯一盖不受。佛言持用覆护后世弟子。令得供养。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身远离】 p0676 瑜伽十三卷一页云: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当乐空闲,勤修观行,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谓能...(杂名)日之别名。译曰观者。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梵Viśvacaraṇa。...【诸佛非一非多】 p1354 世亲释九卷十六页云:复以伽陀,显如是义。我执不有故,于中无别依者:谓于世间,我执力故...天台宗所立的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合称为八教。...即指禅僧于他人对话问答中,就他人既已回答者,另加自己之见识来回答之言语。又通常与“代语”并称为“代别”。(参...(术语)与师子奋迅三昧同。华严经六十曰:入师子频申三昧。旧经作师子奋迅三昧。华严疏钞六十曰:频申奋迅,俱是展...【二种到彼岸行义】 p0040 显扬二十卷六页云:复有二种到彼岸行义。谓世间有所得行,及出世间无所得行。又复世...赞美佛菩萨及祖师等功德伟业之韵文章句。又作赞、赞颂。有关之梵语有 stava, stotra, stuti, sajgīti 等。其内容除...天台宗圆教行者若入于十信位,断三界之见思二惑,得六根清净,圆融之三观益明,能发相似初住以上真证之智慧,故称十...【施设】 p0858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施设者:谓由语及欲,次第编列名句文身。...预流果为四沙门果中之初果,乃预入无漏圣道之果位,此一果位系修道位之初位。预流向,梵语为 srotāpatti-pratipan...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住力量跟福报有没有关系? 净界法师答: 欸,不是。该工作还工...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答: 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圆发三心即得往生。首先是...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在没有什么讲头;在你们还以为不十分要听;因为各人的心行上差...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同时,也不要幻想着以后如何,因为人命脆弱,无常迅速,若不从...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稍知分晓,则不必疑,此是先德入门最要紧处。若久做功夫者,...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时间的概念。这种时间的概念用劫来说,是因为它是非常久远的一...
大家都知道中国汉传佛教自梁武帝极力倡导素食并数次下诏禁断酒肉文,强迫僧侣实行素食的制度,几经演变,已经成为汉...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折足...
佛留福荫末世弟子
【释氏要览】
佛藏经云。出家者。当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有所须者。如来白毫相光功德。百千万亿分中。留一分供诸末世。弟子亦不能穷尽
上篇:佛法先后 | 下篇:盖 |
(天名)天女名吒罗佉,能藏金宝,故号宝藏。能祈祷之者,可获无尽之宝财。见宝藏陀罗尼法。...
身远离
毗输遮啰那
诸佛非一非多
天台八教
别语
师子频申三昧
二种到彼岸行义
赞歌
十信相似道
施设
预流向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心的觉悟

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理解劫运的概念

说说吃仿荤素食的尴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