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一切众生所有的心。众生心约有二种,即真心和妄心。见二心条。...指生、住、异、灭等四有为相之本相。又作大相。盖四相有本相与随相之分。(参阅“四相”1732) p1964...所轮回者,不外三道,故三道亦名轮回三道,又名三轮:一惑、二业、三苦也。 一、惑道 又名烦恼道,为无明、贪...(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新译。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五作业根】 五种造作业之根。又称五作根、五业根,指数论学派二十五谛中第十四至十八等五谛。即:一、舌根,又作...(植物)嗢钵罗之略。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没切,旧言优钵罗,此云黛花也。见沤钵罗条。...指修行护摩法一百次。修护摩法之次数称为“坐”或“座”,故一百次之护摩法称为百座护摩。依照规定,护摩之修法为密...(杂语)如兽入牢,鸟入笼也。法苑珠林二十曰:牢笼真俗,囊括古今。...(真言)一字佛顶轮王经曰:即说一字佛顶轮王咒曰:娜莫(归命),缮曼陀勃驮喃(普遍诸觉者),勃琳(种子)。次世...(一)指二种佛身。有多种分法:(一)谓生身与化身。生身即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化身为佛显神通力,变化鬼、畜等...(杂名)浴室,僧堂,西净(厕处)之三处,不许语笑,总谓之三默堂。见象器笺一。...(龙藏本)...(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何为千僧斋? 千僧斋会,顾名思义,即同时布施一千名僧侣之意。古代帝王祈福消灾、册封太子、国庆国殇、旱涝保收、...
现在人一般误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学佛者受到这种风尚的影响,生起强烈的悲观厌世情结,忘记了大乘...
《地藏菩萨本愿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是佛陀为母亲所说的一部佛经。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
【原文】 予未出家时,乍阅宗门语,便以情识模拟,与一座主书,左纵右横,座主惮焉。出家数年后,重会座主于一宿庵...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坚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在他幼年曾表现为喜...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大师,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通规,亦为末法时代一切众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脱之要道。良...
盖
【释氏要览】
律有二种。一竹盖。二叶盖。寄归传云。西域僧有持竹盖。或持伞者。梁高僧惠韶。遇有请。则自携枝笠也。今僧戴竹笠。棕笠乃竹盖之遗制。但去柄尔。今又加油绢于上。即唐马周。制在席帽以御雨故。效之也。
上篇:佛留福荫末世弟子 | 下篇:服制 |
其义有二:(一)受戒法后而护持之。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二五·二二五上):“众僧大海水,结戒为畔际,若有破戒者,...
众生心
本相
三道
无上正等正觉
五作业根
嗢钵
百座护摩
牢笼
一字佛顶真言与佛眼真言
二身
三默堂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佛教千僧斋的由来与功德

初学佛应克服的哪些误区

这几种人最适合修地藏法门

你以前见地超卓,为何现在反而变得这么平庸
不屈不挠的意志使我们心想事成
指责别人时,要先承担三倍责任

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