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真正的涅槃,即佛的涅槃。...(术语)初地之菩萨得百法明门,二地以上各地十倍而至第十地。越之而至第十一地之佛果,则所得之明门,不可限量,故...【常住相】 p1011 瑜伽六卷十八页云:若一切时无变异相,若一切种无变异相,若自然无变异相,若自他无变异相,当知...即以香之粉末拌水为泥,作成之小塔。其内安置经文,以之供养礼拜。(参阅“塔”5421) p4016...行事钞·头陀行仪篇:“树下坐,智论云,树下思惟。如佛生时、成道、转法、入灭,皆在树下;行者随诸佛法,常处树下...【石女】 p0533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六页云:如女身中,不任怀孕;空无子故,说名石女。...中国佛教宗派。隋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此宗的学统,在印...四邪命食之一。下口,巴利语 adhomukha,本指脸部低下之意,故“下口食”引申为出家人不托乞食而自耕作营生。大智...(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四不成之一。如胜论师对于声论师,将立声为无常之宗,而用眼所见故之因。谓声为眼之所见,立...【应供】 p1398 瑜伽十五卷十六页云:应供者:谓如有一,为性调善,不恼于他;终不违越诸调善者调善之地;随顺他心...【陀摩】 秦言善。大品陀字门,诸法善心生故,亦施相故。论曰:即知一切法善相。华严唱柁(轻呼)字门,名不退...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就是针对我们的烦恼、习气所建立的戒律的条文。 最基...
【东林原创漫画】夫妇间的解怨妙法...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缘。当我们人寿越来越少,进入五浊恶世的时候,虽然我们五蕴含藏了烦恼业力,但是总有人去把...一般人误解佛教,甚至佛教徒们也误解佛法,认为佛教是出世的。世间太苦,离开世间之后即解脱,所以信仰佛教修行佛法...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可能会康复,也可能会一病不起。病虽然给人带来了很多痛苦,但...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领袖,名叫阿耨达龙王,他听闻佛陀说法,欢喜惊叹。有二次他预...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度,都不要拉长了面容,虽然受了一肚子...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不尽的问题;但不是研究人生哲理的人,似乎很少注意到...
出家由
【释氏要览】
瑜伽论云。在家。烦挠若居尘宇。出家。閑旷犹处虚空。是故应舍一切于善说。毗奈耶中正信舍家趣于非家
上篇:导师 | 下篇:盗三宝物结罪处 |
【心相】 p0348 瑜伽七十七卷三页云:云何心相?善男子!谓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毗钵舍那所缘。...
真寂
虚空云海明门
常住相
香塔
树下坐
石女
三论宗
下口食
两俱不成
应供
陀摩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东林原创漫画】夫妇间的解怨妙法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圣严法师《不舍众生》

体悟病的价值
一念淫念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