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五种有爱】 p0260 瑜伽六十四卷十七页云:复次有五种有爱。一、法性爱。二、誓愿爱。三、愚痴爱。四、厌离爱。五...乃念珠之一种。又作半装束数珠。全部以纯水晶串成之念珠,称为本装束,或装束念珠,通常用于盛仪之法会;仅有部分为...(菩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北方之尊。密号曰巧辩金刚,大慧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术语)十八道之一。修法加持地界使清净坚固离一切障碍之咒与印也。见十八契印。...顶生,梵名 Mūrdhagata,音译文陀竭,略称顶;梵名又作 Māndhātr, Mandhātr, Māndhāta,音译曼驮多、摩陀多,...(譬喻)大法能警醒生死之长夜。故以譬于鼓。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子题:无作一发续现、戒、持戒、陶家轮、作戒既谢无作独存、戒有五义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所言作者,如陶家轮,...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人乘就是乘著五戒的教法而生到人间来;天乘就是乘著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有学作意】 p0547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有学作意,略有二种。一者、自性,二者、在相续。自性者:谓有学无漏...(杂语)如言门徒。门弟子也。唐僧传(智脱传)曰:雕琢门侣,无辍于时。...(术语)上根上智得速入悟之人。无量寿经注曰:顿悟上机又如说修行之人也。...佛说疗痔病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很多都会被加上克夫的名头。当下社会,在民间习俗中,依然有父...
出自《佛说处处经》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间人。皆当从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诸世间人民。当复从谁得福...人生由于名利等引起烦恼、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根据佛法如何来求得人生的真谛?什么是人生真实的道理?怎样才...XXX、XXX、XXX,我的亲人们、孩子们: 今天我趁着身体康健、头脑清晰时立遗嘱,你们不要觉得惊诧和不吉利。人生无常...
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水塘,尽是粪便、屎尿等污秽物充斥,因为国中人民将秽物及鄙弃...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果报以及产生很多善恶的想像。我们这一念心,可能会随顺妄想,...
再接下来一段儿是《临终劝诫》,《临终劝诫》就是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去劝告家人,怎么去劝告病人?这一个也是答复的...
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大家比我还要清楚。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我们看看八风中大家都认为是...
陀摩
【翻译名义集】
【陀摩】秦言善。大品陀字门,诸法善心生故,亦施相故。论曰:即知一切法善相。华严唱柁(轻呼)字门,名不退转方便。疏云:悟一切法,调伏寂静,真如平等,无分别故,方为不退转方便。南山云:策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作而无犯,称之曰持。音义指归云:持者,执也。执持所受之法,犹若捧珠执玉也。犯者,干也。谓干犯所受之法,略无护惜,如珠落玉堕也。善者,顺也。起信云: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乃至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以善是顺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故太戊之时,桑谷生朝,一暮大如栱,王惧。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德有阙。太戊从,而桑谷枯死,殷道中兴。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故帝辛之时,有雀生乌,在城之隅。太史占曰:以小生大,国家必昌。帝辛骄暴,不修善政,殷国遂亡。经云:勿谓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然或执自然之道,专非报应之说,盖为善而召祸,此亦多矣!为恶以致福,斯不少焉!故佛名经云:行善者触事轗轲,行恶者是事谐偶。致使世间愚人,谓之善恶不分。如尧帝德化而值洪水,汤王善政而遭久亢,闵损行孝以家贫,颜回修仁而寿夭。遂谓贵贱自因命致,愚智尽由天赋,妍丑本出自然,贫富非是业感。乃曰:谁尖荆棘画禽兽?谁凿江海与川源?暴风卒起还自止,万物须知是自然。不省声和响顺,奚晓影直形端;不了三种之报差殊,焉悟万劫之行有异?故云:行恶得乐,为恶未熟,至其恶熟,自见受苦。修善遇苦,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见受乐。故大涅槃经明三种报:一,顺现报。明主孝慈训世,则祥云布,寿星现。仁君恩德及物,则醴(音礼)泉涌,嘉苗秀。善既有征,恶亦可验。樵客指熊而臂落,酒客啖炙以皮穿。二,顺生报。今世虽行善恶之因,次生方受苦乐之果。瓶沙转报于四天,有相改生于六欲。三,顺后报。因造今身,报终后世。伽吒七反而享余庆,那律久劫以受远福。此三种报,皆名定业。又涅槃云:未入我法,名决定业;若入我法,则不决定。大品云:菩萨行般若故,所有重罪,现世轻受。智论释云:又如王子虽作重罪,以轻罚除之,以是王种中生故。菩萨亦如是,能行般若得实智慧故,即入佛种中生。虽有重罪,云何重受?青龙疏云:不定有三:谓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时报俱不定。此中所转,是第二句。何者?由报定故,转重令轻。由时不定故,堕恶道业,人间现受。其余二句,一切都灭。是故释氏,指虚空世界,悉我自心。考善恶报应,皆我自业。则知三界循环,斯皆妄识;四生磐泊,并是惑心。故古德云:皆本一心,而贯诸法也。
上篇:逻求 | 下篇:婆陀 |
(名数)日天月天也。又一同生天,此天与其人生于同时者,二同名天,此天与其人同名字者。此二天常随逐其人而护之。...
五种有爱
半装束念珠
辩积菩萨
地界真言印
顶生王
大法鼓
作无作戒名义
五乘
有学作意
门侣
顿悟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世间的四种布施与供佛无异
惟贤长老《人生的真谛》
净业行人的遗嘱样本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为什么有人活得快乐,有人活得痛苦

临终时所有贪恋通通现前,这样如何生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