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灭谛下四行者: 一、尽行 谓观涅槃种种苦尽,故名尽行。 二、灭行 谓观涅槃诸烦恼火灭,故名灭行。 ...(一)梵语 kajboja。又作剑蒲、甘菩遮。为产于西域之果名。色赤而 形圆,其上有三道横纹,佛颈呈此相,称为绀蒲成就...(术语)对立相住心而言。观真如之理体观为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四空绝,百非远,离一切之念虑思想也。...【邬波索迦】 p1248 法蕴足论一卷三页云:齐何名曰邬波索迦?谓诸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归佛法僧,起殷净心,发...【比量】 因明用语的三量之一,心识的三量之一.比量是由推理、推论而获知的知识。如看到远处有烟,则知其下必有火...亦名:功德衣舍法、舍功德衣法、舍迦絺那衣法、出功德衣法 子题:出功德衣羯磨、八种因缘舍功德衣、十种舍功德衣、...(名数)与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二我见,三我慢,四我爱。见唯识论四。...(术语)执我所有之偏见,即不知一切之事物本为假有,无自他所属,而误固执为我所有之偏见也。...【非俱有法】 p0713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非俱有法云何?谓无为法。...指佛前之供养器具。置水插花之花瓶、点灯用之烛台及烧香用之香炉,称为三具足。而花瓶、烛台各一对,香炉一只,则合...(术语)与所谓顶门眼同。真正见物之一个眼也。碧岩八则垂示曰:具一只眼,可以坐断十方,壁立千仞。...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问: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大和尚答: 害人的不能求,利人的你可以求,解脱的可以求,成...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闻而自得名闻。假使我们出家人有所求的话,那你就求佛,求地藏...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
《楞严经》的观念,觅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说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我们这一念心去攀缘佛像,产生很美好的善念...一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着三位长着又长又白胡须的老人。虽然她并不认识他们,但是依然十分友好地对他们说:我...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个丛林的生活实际编制了许多语言通俗、寓意深远的佛教警策格言...【原文】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佛门佳话,人尽皆知。其后历代圣贤,从金刚经及六祖坛经...
意处
【阿毗达磨辞典】
谓如意根。应说其相。
上篇:引摄善 | 下篇:引摄无记 |
【未得眼声闻】 p0490 瑜伽六十七卷八页云:若谓异生声闻,名未得眼。...
灭谛下四行
绀蒲
无相离念
邬波索迦
比量
迦絺那衣舍衣法
四烦恼
我所见
非俱有法
五具足
一只眼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推荐】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

「觅心了不可得」的含义
有爱才有财富与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