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与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二我见,三我慢,四我爱。见唯识论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唐代宗时,有西天之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帝敕使与忠国师试验。三藏方见师,便礼拜而立于右边。师问...本义指神借特定人之口宣说神意。与“巫”同义,相当于梵语 vipra。在佛教,为因应人心之趋向,与教化、弘法之方便,...(术语)速疾容易之义。无量寿经下曰:便旋至竟年终寿尽。...(名数)声闻乘之人证四果有二种:一、次第证,又云次第断,自初果次第断修惑,次第证第四果阿罗汉也。二、超越证,...【根上下智力】 p0923 杂集论十四卷五页云:根上下智力者,谓于一切种根上下智无着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又作僧帐、僧籍。即僧尼之名籍。亦即记录僧尼之名称及出家得度等事项之簿册。佛祖统纪卷四十开元十七年条(大四九·...指禅林中从事买卖之僧侣。又称堕落僧。后转指阿谀他人、唯念名闻、利养,而无道心之僧。 p6184...(人名)慧远有二人:一,庐山东林寺慧远,俗姓贾氏,雁门人。初学儒,二十一岁出家,以道安为师,达大乘之奥旨。时...(术语)长寿与安乐也。无量寿经下曰: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即指佛法。相对于佛教之外的其他教法,佛教自称为内法、内教、内道、内学、内明。佛法以外之教法、教说,乃至于世间...指声尘、色尘、法尘三者。(一)声,如于佛世时,闻金口之声而得道者,是以声尘为经。(二)色,于佛灭后,由经卷纸墨而...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佛说疗痔病经...(印光大师校印本)...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这个时代的浮躁的。我们这个时代太快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心中充满浮躁。...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刚进入普觉佛学社的学长,大一刚进来,就发心说要出家,大...
这个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切力量,能忍之人就是大丈夫。这个忍分为两种: 一种是众...
我等现今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复幸得闻如是微妙净土念佛法门,圆顿直捷,简便易修,不假多劫,即生可到。应当生大惭...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批评时,往往会觉得岂有此理而愤愤不平。如果对方还是你的亲人...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六尘时,难免会起心动念,但起的是烦恼心、动的是烦恼念,导致...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活中,我们不是应该树立人生的目标,然后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寅一、明立定慧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
四烦恼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烦恼 | 下篇:六大烦恼 |
梵名 Sāgara-nāga-rāja-pariprcchā。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佛曾于王舍城灵...
大耳三藏
预言
便旋
二种证
根上下智力
供帐
卖僧
慧远
寿乐
内法
经体三尘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东林佛号的意义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面对魔军的这十支队伍,能不能打胜仗

【推荐】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要包容不要包庇
让心定下来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