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纳,纳受;体,戒体。纳受戒体之身,称为纳体。亦指防非止恶作用之本体本性。[弘戒法仪] p4277...菩萨于最后位,断最极微细烦恼之定,智用坚利,譬如金刚,叫做金刚定。有入住出三心,入时尚居众生位,出时则成佛,...(职位)禅林之职名。副参之候补者也。...【清净静虑】 p0960 瑜伽四十三巻四页云:云何菩萨清净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十种。一者、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静虑...又作五通曼荼罗。为净土变相图之一。即以阿弥陀佛为中心而描绘五十尊佛菩萨像之图画。依据唐代道宣之集神州三宝感通...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若论律忏,唯局道众。由犯托...禅宗公案名。又作投子一切声、投子佛声、粗言细语、粗言细语。乃投子大同禅师寄一切佛声之问,打破文字执着之一切计...【如理思议具八功德】 p0580 显扬十七卷十页云:论曰:由于不可思议处,强思议者,有如是过失;故应远离。于可...【异熟能变】 唯识宗所立的三能变识之一,异熟能变为初能变,亦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变。异熟,旧译为果报,新译为异...(一)俱舍论卷十七于色业(即身、语业),别立如下三种邪行:(一)邪语,由瞋、痴所生之语业。(二)邪业,由瞋、痴所生...(界名)Okas,佛土名。译曰明辟开。见阿阇世王经上。...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往生这一事总是产生不了信心,觉得往生一定要有很高的条件:往生一定要功夫成片,一定要清净心,一...
皈依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和具足戒三皈这五种。 刚开始受三皈依叫做翻邪三皈。皈依三宝是走进...(第一日)念佛的利益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座的诸位己具有...凡人很容易生气,佛陀是不是也会生气呢?佛陀当然会生气,只是佛陀的生气,跟一般人的生气不一样。我们生气,是因为...
天地之间,凡有血气者,莫不自爱身命,是故世间有种种防卫身命之方法,究其结果,终属徒劳。除不负命债者,若负命债...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非常欣乐佛法,于是两人都出家修行。哥哥精进勤修种种法门、持戒清净,不久便证得阿罗汉;...
修道,那就是像一个人披上盔甲,上战场,一人和万人去作战啊,是要有一种慷慨,像荆轲去刺秦皇这样的一个风萧萧兮易...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切的善法,这善法里面包括一切福德之法。这个内在的宝藏要靠禅...
行缘识
【阿毗达磨辞典】
谓有一类。贪瞋癡俱生思为缘故。起贪瞋癡俱生诸识。是名行缘识。复有一类。无贪无嗔无癡俱生思为缘故。起无贪无嗔无癡俱生诸识。是名行缘识。复次眼及色为缘生眼识。此中眼是内有为行。色为外缘生眼识。是名行缘识。乃至意及法为缘生意识。此中意是内有为行。法为外缘生意识。是名行缘识。
上篇:心生 | 下篇:虚诳语者 |
【六波罗蜜多所得胜利】 p0312 摄论二卷二十七页云:如是六种波罗蜜多所得胜利,云何可见?谓诸菩萨、流转生死,富...
纳体
金刚后心
望参
清净静虑
阿弥陀五十菩萨像
忏悔法化制通局
投子一切佛声
如理思议具八功德
异熟能变
三邪行
沤呵沙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一念的皈命决定可以得救

皈依时可以请人代替吗
正如法师《念佛以求生西方为究竟》
【推荐】佛陀生气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兄弟二人俱出家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