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又称金刚般若经鸠异。唐代段成式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所谓“鸠异”,即汇集遗逸异说者。全书收录唐代...【共中共业】 四变句之一。共中共业者,如山河、大地等,由多人之识共同变现,称为共变;而己与一切人共同用之,此...【声闻菩萨转依差别】 p1394 显扬十六卷十四页云:复次如前所说,有二种转依。何等为二?谓声闻菩萨转依差别。颂曰...梵名 Subinda。为十六大阿罗汉中之第四位。与七百位罗汉眷属共住于北俱卢洲,护持正法,饶益有情。或即指增一阿含...(行事)佛之成道日,经论之说不同。长阿含经四及因果经作二月八日,灌佛经及方等泥洹经作四月八日,西域记则三月八...指天台宗之化法四教。四教之中,藏、通、别教三种系权施未了之教,故称为三权;对此而言,圆教为真实了义之教,故称...(术语)五浊与十恶也。观无量寿经曰: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天台观经疏曰:浊恶者,浊五浊也:一见...(术语)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五教之第五,指华严所明法界自在无碍之法界谓之法界宗。见五教章上。...又作冷热自知。水之冷与暖,唯有饮者自知,而无法说明。以此而比喻悟之境界亦唯有悟者自身领受而无法告知他人。景德...(名数)自利与利他也。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乃兼利他。无量寿经上曰:...(人名)五比丘之一。俱利太子也。大部补注十一曰:善见律云:释摩男是佛叔父之子,如大经中,释摩男执诸瓦砾皆悉为...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原文】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
问: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师答: 十善业离不开身、口、意:身善、语善、意善。 记得,身体一定要做...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慧的人都在做这桩事情,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娑婆世界修道很难成...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我们已经开始所谓的脸红耳赤了,...去年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泉教授作客人民网,谈了他对禅的定义、佛教...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恨不得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读遍,博览、多闻,这是他读书人的本能...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踵及股。既而调治乖方,踰两月而后愈。虽备历诸苦,而于苦中...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才能见到佛来接引呢? 大安法师答: 佛无所不在,是指他的...
无间同行相应
【阿毗达磨辞典】
复有无间同行相应,谓在有心位。
上篇:无明 | 下篇:无色界 |
亦名:羯磨 子题:约理事以辨业、无漏业、大悲业、约染净以明业、约三道以明业、约心境以明业、三途业、修罗业、人...
金刚经鸠异
共中共业
声闻菩萨转依差别
苏频陀
佛成道日
三权一实
浊恶
法界宗
冷暖自知
二利
释摩男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这是大孝中的大孝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忍无可忍需再忍
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一门心思先看净土经典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