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一)凡二卷。唐代曹溪六祖慧能述。又称金刚经注解、金刚经口诀、六祖解义、六祖口诀。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八册。乃鸠摩...【共不共】 为‘共’与‘不共’的并称。共,是共通的意思;不共,是指特殊而不共通的意思。就识的所依而言,为二识...(譬喻)世间之颠倒苦恼比如炎热。解脱譬如凉风。无量义经曰:请佛转法轮,随顺能转。微渧先堕,以淹欲尘。开涅槃门...【声处有八种】 p1393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十一页云:声处有八种。谓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此各有二。谓有情...咒名。意译作梵音决定。七佛所说大陀罗尼神咒之一,乃惟越佛所说。此咒能治一万八千病,禳除日月失度、风雨失时、刀...(术语)得佛果之因。一切之善根功德是也。...(一)指三种恶觉。又作三不善觉、三恶觉、三界。乃凡夫所具三种障碍禅定之恶觉。即:(一)欲觉,又作贪觉,对世间可贪...(术语)浊恶之时期也。劫者梵语长时之称,五浊中之劫浊是也。灭劫中人寿二万岁以后。法华经劝持品曰:浊劫恶世中,...(名数)密教之十法界与显教相异,以五凡五圣为十法界。五凡者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天也。五圣者声闻,缘觉,...心不散乱,无所得、无所悟之正身端坐。亦即只管打坐之坐禅。从容录第二则(大四八·二二八下):“寥寥冷坐少林,默...名数)二种之戒也。各随其所出而异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毗婆沙论)、威仪戒、从戒戒...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1、依止佛陀经典参考相应祖师论著。 2、不宣扬神通感应。 3、不搞个人崇拜。 4、不宣扬没有验证的念佛感应和往生事...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庵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上座比丘聚集在斋堂讨论着:诸位比丘!您们认为当六根接触六尘...病苦是帮助道心增长的逆增上缘,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缘。 因为在亲身经历病痛的折磨之后,才能体会到救苦救难的菩...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门,所有的功德,都是靠自己去修持六波罗蜜而成就的。净土法门...1、不打别人,不虐待动物。 2、劝别人不要打人或虐待动物。 3、看见别人不打人、不虐待动物,就加以称赞。(赞扬不...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佛说无...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果园中。 这天,有一位名叫坚固的在家居士,来芒果园拜访佛陀...
无明
【阿毗达磨辞典】
无明者,谓三界无智为体,于诸法中邪决定疑杂染生起所依为业。邪决定者,谓颠倒智,疑者犹豫。杂染生起者,谓贪等烦恼现行。彼所依者,谓由愚癡起诸烦恼。
上篇:无色 | 下篇:无间同行相应 |
亦名:洗钵水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或时合器,若澡盘承取水,持弃外者。”(含注戒本卷下·...
金刚经解义
共不共
解脱风
声处有八种
苏卢都诃
佛因
三觉
浊劫
密教十法界
冷坐
二戒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

六根与六尘
圣严法师《谢谢癌菩萨》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身体少病的十个原因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