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四大之一。以温热为性,调熟为用者。周遍于一切之物质,故曰大。...【三所依】 指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这是唯识宗所立的教义。此指心、心所生起作用时,所依靠的三种缘,即...(一)(?~493)南齐僧。建康(江苏)人,俗姓吴。从学于昙迁、法畅二师。住安乐寺。擅长梵呗,称誉南齐。当时师所...梵语 dharma-dhātu,巴利语 dhamma-dhātu。音译为达磨驮都。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职位)禅林之职名。守塔者。...(杂语)佛之别名。大日经疏十七曰:尾扶是佛之别名,亦是法王义,谓声便故用此音说也。梵Vibhū。...(名数)菩萨于初地所得之智慧门也。明者慧也,门者入也,又差别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曰明门,又百法之慧各有...又作见王斋。人死后第三日,亲人为设斋食以招请供养僧尼,称为三日斋。[释氏要览卷下、禅林象器笺饮啖门] p535...指境唯识、教唯识、理唯识、行唯识、果唯识。此系于四法宝(教法、理法、行法、果法)之外,别加所观之“境”所成者...(杂语)于吾身有缘者。...【故思所造诸不善业三种除断】 p0881 瑜伽九十卷四页云:当知此中、由三种相,故思所造诸不善业,卽于现法作增...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愿意吃苦,则人人都可成佛,可到...
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有诸多的净土,为什么就唯独指示西方呢?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其缘由就有三点。第二句就谈道...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佛陀教他们要不妄语等,而不讲高深的业、轮回理论;对老者,常...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堕无间地狱。 一、杀父母: 谓父...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开通QQ后,渐增至700人,所咨询问题,大都与修行与...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 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 应发如铁围...
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难尊者的疑惑。阿难尊者的疑惑有两点:第一个就是在修学的处所当中,应该以什么来当作对治的处...
饮食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癌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实生活中自己是否存...
十二处
【阿毗达磨辞典】
一切法者。何谓一切?世尊告曰。一切法者。谓十二处。何等十二?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是谓十二。若有说言。此非一切。言一切者。更别有法。彼但有言。而无实事。若还诘问。便不能了。彼后审思。自生迷闷。以一切法。非彼境故。
上篇:胜义摄 | 下篇:实有 |
亦名:乞衣戒开缘 子题:余时、夺衣、失衣、十种失衣、烧衣、漂衣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若比丘,从非亲里居士,...
火大
三所依
僧辩
法界
塔主
尾扶
百法明门
三日斋
境教理行果
缘者
故思所造诸不善业三种除断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五逆十恶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承事善知识应发的二十一种心

以六根当所观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