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善不善法强盛因缘】 p1148 瑜伽六十六卷十六页云:由五因缘,善法强盛。何等为五?一、加行故。二、宿习故。三、...亦名:三宝录 资持记释云:“费长房后周高僧,周武灭法,遂为翻经学士;隋文帝开皇十七年,撰历代三宝录凡十五卷,...依本生经之内容,表现于绘画或浮雕者。本生图之创作,始于印度,北传经中亚、西域到中国、日本,南传则流行于东南亚...(术语)梵语陀罗尼,译曰持。持句者,持陀罗尼之言句也。...教判之名。即诠判如来一代圣教为五类教旨。(一)华严三祖贤首所立,称为贤首五教。即:(一)小乘教(愚法声闻教),(...【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p0720 如八解脱中说。 二解 显扬四卷三页云:为欲证得最第一有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譬喻)譬恶心之狂乱。涅槃经三十一曰:心轻躁动转难捉难调,驰骋奔逸如大恶象。...梵语阿密里多,华译甘露,其味甘如蜜,佛教以之形容涅槃境界。...(术语)台家所立五时之一,说三藏教之时也。佛于菩提树下说华严经后,至波罗奈国之鹿野苑对五比丘说阿含经,是为小...指释迦氏之宫殿。法华经卷五踊出品(大九·四一下):“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术语)心与佛相印证也。释皎然诗曰: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说:人!生死很可怕,随时都有变化,不一定能让我们有个完整...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持身清高固然是好事,然而过犹不...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你舍弃的越...
生活中我们谁都会遭遇逆境和挫折,经历各种不顺和困苦,我们除了焦虑忧愁、消极对抗、或是效仿阿Q之外,是否还有更...一场目连与舍利弗的神通较劲,让我们了解神足第一的神通终究不如智慧;而宿命通的限制,也可能造成不明业报,误导因...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二百六十个字,义很广。般若经一共有八部:《大品般若》、...若懂得说好话,人际沟通可以更圆通。当我们面对意见相反的人时,讲话有必要谦和而委婉。否则正像把盐撒到伤口,使对...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种人是不简单,他知道《楞严经》,一切法不离开现前一念心性...
任持离欲
【阿毗达磨辞典】
何等任持离欲?谓饱食已于诸美膳生厌背性
上篇:轻安觉支 | 下篇:趣苦灭道圣谛 |
全一卷。略称般若心经略疏。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般若心经之注疏。书中分教兴、藏摄、宗趣、释题等...
善不善法强盛因缘
开皇三宝录
本生图
持句
五教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大恶象
甘露
鹿苑时
释宫
心证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给阎罗王的一块钱

持身不可太皎洁,处世不可太分明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逆境中的从容
对待神通要戒慎恐惧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