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梵语 kāya-anupa?yanā。即四念处观中之身念处观。修此观法时,观察身体,由头至足,次第巡历,观三十六物皆不洁净...【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p1092 瑜伽七卷九页云:又依世间诸静虑故;见世施主、一期寿命、恒行布施、无有断绝;从此...亦名:尼白入僧寺法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僧祇云,尼凡入僧寺,当在门屋下先白。比丘当筹量,若尼贤善,自又无事...(传说)释尊,一夏九旬,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不远阎浮。时拘睒弥国优填王思慕之。以牛头栴檀造如来像高五尺,如来自...指诸佛功德圆满之名号。此名号乃万德所归,如“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称赞净土经有“不可思议功德名号”一语。至...(杂语)法华文句一之上曰:正法念经,明三阿难:阿难陀,此云欢喜,持小乘藏。阿难跋阤(Ānandabhadra)此云欢喜...除粪之意。粪,比喻三界之见惑、思惑。据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记载,有一长者,安置穷子于家中为奴,给付酬劳,使其清除...众生前世造十恶业,招感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报,其后若生人中,以余业未尽,于每一恶中复受二种果报,称为十恶果...【有余依涅槃界教】 p0557 瑜伽九十二卷十六页云:若由如是烦恼断故;名成就断补特伽罗;不成烦恼。卽由如是不...(杂语)讥死阅经典之僧也。传灯录曰:古灵神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师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杂语)叙临筵智识,两序侍者,单寮,蒙堂等之德而谢之,是曰叙谢。又云谢语。见象器笺十一。...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终其一生为钱谋,为权谋,自以为做人很成功,但实际上...
善导大师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开示了念佛人如何才能保证往生西方净土,尤其对病时及临命终时应注意的事项,讲...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苦,何谓乐呢?这些无不都是依据每个人所养成的习气,对身心感...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讳行策,俗姓蒋,清初顺康间人。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如果你想走出常规,放松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每一天,那就很有必要以自问的方式开始一天,这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力...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开示马居士。憨山大师所讲的学道人的五种心主要为以下五种:第...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来的苦闷。老居士讲了下台后的失落,讲到自己有位下属,过去对...
身处
【阿毗达磨辞典】
谓如身根。应说其相。
上篇:舍根 | 下篇:身根 |
(杂语)法会之初度也。无量寿经上曰:彼佛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菩萨亦然。弥陀佛之初会也。...
循身观
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尼入僧寺法
优填王造佛像
德号
阿难有三人
粪除
十恶果报
有余依涅槃界教
钻故纸
叙谢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每天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