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梵名 Khāsa。西域古国名。又作沙勒、佉路数怛勒、伽沙、佉沙、奇沙、室利讫栗多底、迦师佶黎、可失哈耳。意译恶性...【无分别智所缘】 p1081 世亲释八卷十四页云:论曰: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不可言法性...亦名:对首法 子题:面对、对首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言对首者,谓非心念之缘。及界无僧,并令对首。此通二三人或...(经名)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依净饭王之请,分别五戒之相。小乘律之摄。...(一)梵名 Gunaprabha。音译瞿拏钵剌婆。北印度钵伐多国人。据大唐西域记卷四秣底补罗国条载,师英杰而弘敏,博物强...(经名)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一卷,宋法贤译。是说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德者。与增一阿含经之弟子比丘尼...梵语 dhyāna。音译禅那,略作禅。意译定、静虑。取音译与意译并称之,即作禅静。谓令心住于一境,以详密思惟之寂静...指十地菩萨所断之十种重障,单称十障。即:(一)异生性障,依烦恼、所知二障分别起之种子而立异生性,障无漏之圣性,...【有执受与无执受】 p055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八卷七页云:有执受,是何义?答:此增语所显堕自体法。无执受,...(物名)香药三十二味之一。最胜王经七曰:苜蓿香,塞毕力迦。梵语杂名曰:苜蓿,萨止萨多。...即 (a)、 (va)、 (ra)、 (ha)、 (kha)等五字。此五字依次为地、水、火、风、空等五轮之种子,故称五轮字...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准提咒持诵仪轨...
在当今世界肉食文化还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对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的大规模屠杀和虐待动物的现象熟视无睹...
大豆,又被称为珍珠黄、玛瑙豆;早在三千年前,已被中国农民所重视。中国的耕地总面积,虽然仅占有全世界耕地的百分...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遇到问题,很多人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国四川的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正藏》(16册。p687)之经集部, 译者不详,后附于西晋录。由...当今社会风气浮动不安,问题皆出在「人心」,「身病好治疗,心病难医治」。古代的圣人贤哲殫精竭虑,就是想要找出治...一、 《地藏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为了超拔自己的...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欢研究教理,听教...
摄事门
【阿毗达磨辞典】
摄事门者,谓若于是处约学事圣谛事等辩释诸经,如说诸恶者莫作诸善者奉行善调伏自心是诸佛圣教,此伽他中依三学说如是等。
上篇:烧害 | 下篇:善 |
(杂名)天台之初夜偈曰: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
疏勒
无分别智所缘
对首羯磨
优婆塞五戒相经
德光
阿罗汉具德经
禅静
十重障
有执受与无执受
苜蓿
五轮字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肉食文化何其残忍

大豆--避免饥荒的重要武器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随处皆妙药
耀一法师:初学佛应读的几部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