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何等资产兴衰相?谓诸兴善终归衰变故。...【依他起自性非一切无】 p0772 摄论二卷九页云:复次何故如所显现,实无所有;而依他起自性,非一切一切、都无...【无住处涅槃】 为四种涅槃之一,谓断所知障所显现的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术语)像法之末季。佛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正法后一千年为像法。似法所行之时也。辅行序曰:况时淹像季,学鲜知机。...谓世间诸法皆假有,而非本来实有。一切万有皆为现象假立而存。永嘉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下):“了即业障本来空,...(术语)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曰妙觉。即佛果之无上正觉也。二乘止于自觉,无觉他之功。菩萨虽自觉觉他...亦名:住持三宝物与理体三宝物互用 子题:施佛、施佛宝、施法、施法宝、施僧宝、施僧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像共宝...【五种界】 p0256 显扬五卷四页云:界义者:谓五种界。一、器世界。二、有情世界。三、法界。四、所调伏界。五、所...(名数)八支斋之略。即八戒也。...行事钞·结界方法篇:“谓两界相接,中无自然,共相错涉;隔水无桥;或不舍本界而重结之;及界不尽集;羯磨不成;方...(菩萨)Asaṁga,阿僧伽之略。无著菩萨之梵名。性灵集十曰:阿僧释龙猛之中观。...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龙藏本)...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前面介绍阿弥陀的意义,这地方是说...佛陀从远方的跋耆国游行教化到毘舍离国,住在猕猴池旁的重阁讲堂。国内的商人得知佛陀的行止,都欢喜地相约来到佛陀...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艺远近驰名。 当他为一座佛寺雕刻的佛像落成的时候,附近几里的人都跑来观礼,人人都...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一天,世尊从灵鹫山下来,在路上遇到了鹿头梵志。佛陀和梵志一...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祖师远公大师,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世代书香...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陀佛普渡十方众生离苦得乐,为何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能往生...问: 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完美的、圆满的、清净的生命。不离自性,本自有之。本来无一物...
论出离
【阿毗达磨辞典】
论出离者,谓观察德失令论出离,或复不作,恐堕负处故不兴论,设复兴起能善究竟,又若知敌论非法器,时众无德自无善巧不应兴论,若知敌论是法器,时众有德自有善巧方可兴论。敌论非法器者,谓彼不能出不善处安置善处。时众无德者,谓不淳质乐僻执有偏党等。自无善巧者,谓于论体乃至论庄严中不善通达,与此相违名敌论者是法器等。
上篇:论议决择 | 下篇:论庄严 |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王舍城中长者子须摩提死。父母痛苦不已,佛说一切法无常开喻之。...
资产兴衰相
依他起自性非一切无
无住处涅槃
像季
本来空
妙觉
三宝物像共宝互用
五种界
八斋
结界非法
阿僧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商人闻法
大佛的鼻孔

鹿头梵志的得度因缘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慧远大师画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