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行平等位】 p0608 瑜伽二十三卷二页云:云何名为行平等位?平等位者:谓或善舍,或无记舍。由彼于此非理分别...(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安居之竟日,佛命目犍连召集三千大千世界安居之阿罗汉,行自恣之法。此经与同法护译...【独觉乘】 p1383 显扬三卷十四页云:二、独觉乘。谓住独觉法性;为令自身证寂灭故;不由师教,发正愿已,修方便行...一、蕴魔,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 二、烦恼魔,贪等烦恼,能迷惑事理; 三、业魔,杀等恶业,能障蔽正道; 四、...日本临济宗僧。远江(静冈县)人。早年出家,遍游讲肆,深通宗典,兼长诗文。应安元年(1368)与绝海中津相伴入中国...(术语)佛菩萨之无漏智对于二乘之无漏智谓之真无漏智。此以二乘不断法执,不灭所知障,非真之无漏智也。...【盂兰盆】 盂兰,西域之语,转此翻倒悬。盆是此方贮食之器。三藏云:盆罗百味,式贡三尊。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梵语 pītha,巴利语同。比丘十八物之一。又作坐床、坐禅床、交椅、胡床、交床。为绳制之座具(椅子),比丘坐卧用...痛苦的本性,俱舍论说有三种,即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天台宗论生身得忍之菩萨,遍方便、实报二土,而弘经利益与否之题目。凡生身得忍之菩萨,虽已断无明,证中道,以尚未...对一切事物偏重感情执着之言论,称为爱论;反之,固执于知识理论则称为见论。以上两者皆系违反真理,而障碍修道之言...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月称论师举过一个例子。譬如有一个杯子,装满了一杯液体放在这儿,有三种众生来看同一杯液体,天人看到的是大乐甘露...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净土法门,处处劝勉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从事相上来说,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阎...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教诲。佛说要自己度自己,不要依靠其他。要为自己作照明,要以我的...泡茶用的电磁炉坏了,我拿去原来购买的小店修理。 有没有保证书?小店的老板问我。 没有,遗失了。 那怎么能证明是...
问: 如果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有必要去分辨是非善恶吗? 净界法师答: 提出这个问题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障碍。一切...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忍得? 为人若遭疾病,便去杀生造业,你愿身体平安,他岂该数...
导读: 释体光老和尚,俗姓袁,河南项城人,1924年4月出生。16岁在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
论负
【阿毗达磨辞典】
论负者,谓舍言言屈言过,由此三种诸立论者堕在负处受他屈伏。舍言者,谓自发言称己论失,称他论德,谓我不善汝为善等。言屈者,谓假托余事方便而退,或说外事而舍本宗,或现忿怒憍慢覆藏等。如经广说假托余事方便退者,谓托余事乱所说义,如经说,长老阐铎迦与诸外道共论,或毁已立宗,或立宗已毁。言过者,略有九种,一杂乱,二粗犷,三不辩了,四无限量,五非义相应,六不应时,七不决定,八不显了,九不相续。杂乱者,谓舍所论事广说异言。粗犷者,谓愤发卒暴言词躁急。不辩了者,谓所说法义众及敌论所不领悟。无限量者,谓言词重叠所说义理,或增或减。非义相应者,略有五种,一无义,二违义,三损理,四与所成等,五招集过难义,不可得故,义不相应故不决定故,能成道理,复须成故,一切言论非理非谛所随逐故。不应时者,谓所应说前后不次。不决定者,谓立已复毁,毁而复立,速疾转换难可了知。不显了者,谓越阐陀论相不领而答,或典或俗言词杂乱,不相续者谓于中间言词断绝。
上篇:漏 | 下篇:漏尽通 |
(杂名)译曰牛粪。出于演密钞一。...
行平等位
受新岁经
独觉乘
十魔
汝霖良佐
真无漏智
盂兰盆
绳床
苦性
二土弘经
爱论见论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面

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归根结顶之法
佛教和中国文化
佛最后一次教诲
为别人服务就是最大的利润

一切都虚妄不实,还有必要分辨是非善恶吗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